原标题:发布会|疫苗接种、进口非冷链货物、外防输入……这些问题回应了!
来源:重庆发布
今(8)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第79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期重庆疫情情况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杨琳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李畔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邓沁泉市教委副主任
朱文市交通局总工程师
彭和良市商务委副主任
周毅市政府外办副主任
杨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王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公室副主任
罗绍禄市文化旅游委资源开发处处长
主持人:
马然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新闻发布会现场邹乐摄
重庆本轮疫苗接种面向重点人群
暂不对个人提供预约服务
李畔介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重庆正在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现阶段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目前,全市所有区县均已按照接种方案要求有序地推进接种工作。
本轮接种面向的是重点人群,都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暂不对个人提供预约服务。对于有因私出国出境的人员,可由受种人持身份证(非本市身份证的还需携带居住证或单位证明)、护照、有效签证(不含对华免签和落地签的国家)以及必要的证明材料,如机票、劳务公司出具的证明、境外学校出具的录取通知书、学生证或者邀请函等,到居住地所在的乡镇或者街道进行资料审核,审核通过后,按通知要求到指定的接种单位进行接种。
李畔提醒,接种对象在接种前一定要如实反映健康状况,是否有基础疾病、过敏症状,接种后要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接种疫苗后,还要继续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李畔回答记者提问邹乐摄
目前疫情传播风险持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重庆如何加强医疗机构常态化防控?
李畔介绍,重庆加强发现报告。全面落实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继续实施发热门诊(诊室)接诊病例、新入院住院病例及陪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进一步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意识,加强对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及时采样送检。一旦确诊,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24小时内完成个人流行病学调查。
加强院感防控。继续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门急诊、住院探视和陪护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的管理,对可疑患者实行闭环管理,避免与普通患者交叉检查检验治疗。
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入口开放数量,进入医疗机构的所有人员,均应正确佩戴口罩,并做好测温、扫码验码等工作。继续加强医疗机构陪护、探视管理。继续加强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落实手卫生、个人防护、环境和物表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管理等措施。
加强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和检测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制定完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物资储备标准,确保防控物资储备到位。
对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
扎牢“两个口子”、守住“三道防线”
王荆介绍,重庆市制定了《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案》,通过扎牢“两个口子”、守住“三道防线”,对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外包装、集装箱内壁、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实施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王荆回答记者提问邹乐摄
“两个口子”是指从重庆口岸直接进口或从外地口岸间接进口两个方面,根据货物从口岸进口到运输、到企业卸货入库各个环节的操作情况,按照七种情形实行闭环式分类管理。
“三道防线”是指口岸进口防线、区县属地防线、企业开箱入库防线。
●在口岸进口环节,对海关明确现场开箱查验的货物,在口岸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
●在区县属地环节,由区县政府全面摸排,建立本地区进口集装箱货物台账,督促相关企业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在企业卸箱入库环节,要求企业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委托专业公司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预防性消毒,并将结果反馈到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汇总分析。
重庆对入境人员实施
“14+7+7”健康管理
周毅回答记者提问邹乐摄
周毅介绍,截至目前,重庆防境外输入工作总体平稳有序,没有发生因境外输入导致本地感染带来关联病例的情况。但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加速蔓延,且出现了新的变种,国内疫情也多点散发,各地从进口冷链和其他物流中检出核酸阳性,这都使防境外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
下一步,重庆要进一步调整细化工作方案,更加从严从实做好外防输入的各项工作。
①进一步严格闭环管理。继续强化入境检测、转运、隔离以及社区管控等各个环节的闭环管理。
②进一步做好环境消杀。特别是入境人员隔离酒店环境消杀、物品消杀以及废弃物的消杀和管控。
③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让市民了解世界疫情蔓延发展的情况,减少非必要的国际旅行。充分了解重庆面临“外防输入”的严峻形势,做好自我防护。让有计划从境外来渝返渝的人员了解重庆的防控政策,来渝后配合防控措施。
周毅介绍,重庆对入境人员实施“14+7+7”健康管理,分三种情况:
①对自重庆口岸入境,目的地为重庆的人员,自入境之日起进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和7天自我健康管理。在7天自我健康管理期间,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集聚会活动、不到封闭的公共场所。7天居家隔离和7天自我健康管理期间,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报告所在的社区。
②对自重庆口岸入境,目的地为国内其他省区市的人员,在重庆完成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能提供有效离渝机票、车票、船票信息的,解除隔离做好个人防护离渝。不能提供有效离渝机票、车票、船票信息的,继续集中隔离至确定离渝具体安排后,做好个人防护离渝。
③对自国内其他城市口岸入境来渝返渝人员,在第一入境地完成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且入境时间不足28天的来渝返渝人员,能提供解除隔离和核酸阴性证明的,来渝后继续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自我健康管理。无法提供有关证明的,实行14天集中隔离。
重庆旅游景区落实
“限量、预约、错峰”管理
罗绍禄介绍,重庆未发生一起因游客聚集造成的疫情传播,全市文化旅游系统未出现一例疑似或者确诊病例。但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压力,重庆将进一步严格落实旅游景区“限量、预约、错峰”管理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罗绍禄回答记者提问邹乐摄
①严格按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督促旅游景区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
②严格落实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75%的规定,督促旅游景区合理控制每日接待人数。对全市的剧院、影院、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均按75%的规定进行管控。
③推行分时段预约制度,推动旅游景区流量管理前置,尽量减少现场购票、领票的数量,除老人等特殊群体外,要实行“能约尽约”。目前,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已基本实现预约要求。
④督促旅游景区做好清洁消毒、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验证健康码、实名登记等工作,引导游客做好自我防护,同时加强景区员工管理。
⑤加强游客引导。提醒广大市民、游客非必要不安排出境旅游,国内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同时,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养成“一米线”好习惯,树立健康文明绿色旅游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