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雨后,小寒初,年味已冒头,疾病防控不可丢!
来源:江南大学
小寒
1月5日 11时23分
小寒
悄然降临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因此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而小寒一过,马上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而这也是为什么小寒比起大寒,天气却更为寒冷的原因。同时,进入小寒,年味也愈渐浓烈。
本周气温还会持续下降
冷空气再度活跃起来
时不时就会搞个突然袭击
依然回暖艰难
帽子、口罩
手套、围脖
秋衣秋裤、毛衣棉裤
羽绒服、棉袜子
雪地靴
……
一样不能少
根据多数细菌、病毒
怕热不怕冷的习性,
冬季传染病进入活跃期。
江南师生一定要提高警惕,
从自身做起,共同防治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等的传播。
1
上吐下泻的罪魁祸首——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RNA病毒,是引起全球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最主要病原,感染所有人群,95%以上的病毒性胃肠炎都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或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等都可导致感染。其中传播途径主要为人传人( 72%),食源性传播( 4%)和水源性传播( 3%)。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一般诺如病毒感染,多呈自限性,多数在发病后2-3天后自行康复,但对于婴幼儿、有基础疾病患者,和个别病例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较严重并发症。由此,手卫生及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
传说中的吃肺菌——肺结核杆菌
结核病是结核分支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全身各脏器都可发病,尤以肺部感染多见,是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罹患该病可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盗汗、气短,甚至痰中带血、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结核分支杆菌抵抗力强,不易被抗痨药所杀灭。因此,一旦得了结核病,必须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用药治疗,至少需6-8个月。一旦私自停药,菌株产生变异,形成耐药,病人治疗全程要达到18-24个月,且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同时,受累肺组织易纤维化或形成空洞,终身影响肺功能。临床咳嗽咳痰两周即要做胸片筛查,辨别是否为肺结核。
3
轻轻地我来,正如我轻轻地走——水痘病毒
所谓的水痘病毒,属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家族,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表现为低热、头痛、乏力,类似感冒症状,1-2天后出皮疹,成形的疱疹形似露珠水滴,周围有红晕,有痒感,一般以躯干部为主,四肢较少。十四天左右水疱干枯,结痂,脱落,慢慢好转。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打过水痘疫苗或得过水痘可防止再次感染,但不排除病毒变异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即便打过疫苗,以前也得过水痘,同样不可大意,一不留神可能就会成为“二次水痘”患者。
4
每年按时来报到的“好学生”——流感病毒
关于流行性感冒,大家肯定不陌生,同样是呼吸道飞沫传播的疾病。通常,感染的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高达39℃至40℃、畏寒、头痛、咽痛、咳嗽、咳痰、肌肉酸痛、明显疲乏……病程进一步,可诱发肺炎、心肌炎、肾炎等其他疾病。所以,小感冒却也不可轻视。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有慢性病的人群,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对症下药,避免延误病情,引起严重后果。
5
搅动整个江湖的魔头——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病毒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同时也可有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途径存在。患者起初也会有类似流感的症状,发热、乏力、头痛、咳嗽等,随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也就是病毒侵犯到肺部的表现,并且进程迅速。根据国家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腋下体温达到37.3即需要到发热门诊做核酸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普通人群则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
传染病防治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只要做好防控措施,
就能有效遏制疾病传播。
如何预防常见传染病?
1
要注重手部卫生,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适用于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尤其是外出归来,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请按“七步洗手法”做好消毒。市面上各种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喷剂只适用于外出或紧急情况,并不能完全替代洗手。
2
要不吃不洁食物。外卖食物看似色香味俱全,制作过程却不敢保证,一些商贩甚至没有齐全的营业执照。所以特殊时期,还是和外卖保持距离为好。学校四大食堂会为大家提供丰富而营养的一日三餐,让大家吃得安心、放心。
3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必要的咳嗽礼仪,保持健康的生活行为,保证睡眠充足、营养均衡,适度参加户外体育锻炼。临近期末,学业忙碌,请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熬夜,以免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
4
要经常打扫居室,保持环境清洁,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尤其是密闭环境。每次一小时,每天3-4次,可有效稀释空气中细菌病毒,减少感染几率。适度使用空调,设置温度不要太高,避免进出冷热交替温差太过明显。适当使用空气湿化设备,保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5
要尽量少去、不去人群聚集场所及接触公共交通。外出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非必要不接触公共设施,实在无法避免时,要带好口罩并及时洗手。
6
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关注官方疫源地信息更新,有疑似接触或症状者必须主动上报并自行居家隔离,按规定完成相关检查,做到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
稿件来源:江虹、无锡气象
绘画:张紫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