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限塑令”政策升级“塑料之乡”迎来可降解塑料大订单
元旦刚过,汪留生的塑料加工厂正在满负荷的运转。几名工人昼夜忙碌,拼命完成手中的订单。相似的场景,在过去的十年里一次次上演,从不曾中断过。春节是每年塑料袋使用的一个高峰。
成本激增小工厂心存疑虑仍观望
年底年初,也就成了加工厂每年的第一个销售旺季。然而在老板汪留生心里,这或许也是他经历的最后一个销售旺季。从元旦开始,升级后的“限塑令”已在全国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落地实施。超市里的购物袋、快餐店的一次性餐具成为限制对象。产品升级的方向很明确:变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为可降解的环保产品。
汪留生的加工厂每年有1300万的产值,主要生产的是PE材质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属于新“限塑令”下重点限制的塑料制品。由于目前“限塑令”只在少部分大城市实施,两节期间又是塑料袋消耗的传统高峰期,汪留生的厂子接到了不少春节前交货的订单。然而在他看来,“限塑令”的影响仍然存在。
汪留生:最起码,春节前客户不会库存了。
往年的话,他不单是年底他还要用,还会库存一批,保证明年正月时候的用量。正月要到二十左右才会复产复工。现在库存的这部分订单就没有了。
汪留生居住的新渡镇是安徽省桐城市塑料产业最集中的地区。桐城市聚集了3500家塑料包装企业,行业年产值达到210亿元。其中塑料袋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被称为“塑料之乡”。在桐城当地,目前一吨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价格约为2万至3万元,是原有PE原材料的3倍。因此,相同规格下,可降解塑料袋的出厂价格也达到不可降解塑料袋的3倍。
这意味着,要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汪留生必须的流动资金从300万元骤增到1000多万。这同样意味着以前一毛钱的袋子未来要卖三毛钱。而这让绝大多数当地小加工厂更加心存疑虑。
此外,可降解原材料对存储条件要求更高,小型企业原有粗放式的存储管理很难适应。而产品的易降解,又使购买方不再像以前一样一次性购买大量产品库存。由此带来订货量的不稳定,也加剧了大批小加工厂的观望态度。
主动转型规模企业各寻出路
汪留生口中的“大企业”,大多聚集在与新渡镇毗邻的桐城市双新产业园。园区汇聚了一百三十多家塑料制品的规模企业,是“塑料之乡”规模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在其中一家专门生产可降解塑料袋的企业,工人正驾驶着叉车,为一辆山东来的大货车装货。与传统PE塑料袋一次性大量备货的销售形式相比,可降解袋的销售呈现出小批量高频次的新特点。眼下,企业将订单周期控制在十天以内。像这样一车三十吨已经算是不小的订单,相当于企业三到四天的产量。
而在同一座园区内,日产量达70吨的大型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却选择了另外的道路。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改造可降解塑料袋生产线的同时,企业逐步减少这一类塑料制品的产量,而把重心放在工业用包装产品上。“超市的购物袋现在占我们的百分之四十。然后慢慢压缩到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二十。这样慢慢的剪掉。我会慢慢放弃了。就是不是国家禁塑,我们的发展战略也是这样。”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塑料之乡”的塑料产业变革,却并非始于眼下的“限塑令”。根据桐城市包装印刷协会介绍,桐城市的塑料产业早在五年前已经开始。“桐城塑料行业起家是塑料制品这块。后来我们向软包装和酒类包装这些高档次产品已经在转型了。”
在当地2020年出台的行业发展意见中,除了对购买智能制造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补贴外,还鼓励本地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实际现金购买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按现金到账额5%给予重组后企业并购补贴”。(总台央视记者王宁)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