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市29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如期或提前完成
23日,“回眸‘十三五’奋进新昆明”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举行。发布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围绕昆明市“十三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综合发布,并就信用昆明建设、新基建推进情况等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实现新跨越交出亮眼成绩单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志宏介绍,“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六稳”“六保”等各项工作,昆明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全面完成,昆明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站上了新起点,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重要指标来看,昆明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开放带动、民生福祉五大类29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如期或提前完成。其中,全市人均GDP达1.4万美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全省的年均贡献率分别超过28%、29%、40%,始终担当领跑全省经济的“火车头”。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左右;开通国内外航线396条,南亚东南亚航点达45个,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累计进出口总额达527.5亿美元,进出口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引进1238家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2.29亿美元,实际引进市外资金达6805亿元;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5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量达到78家,全社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6%;2016年至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都投向了民生领域,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
“十三五”以来,昆明市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机制体制建立、信用制度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着手,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举措,加强协同推进,有效提升了全社会诚信水平,“信用昆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其中,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昆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归集信用信息数据1.8亿条,实现对国家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全覆盖,涵盖多类职业和多个领域;积极推进“信易+”,应用信用手段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入驻全国中小企业“信易贷”平台金融机构34家,入驻企业近300家,“税银合作”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7万笔,投放金额81亿元。
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昆明市主动抢抓国家推进“新基建”这一重大发展机遇,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推进机制,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截至今年11月底,5G基础网络、中关村·电子城项目(昆明)科技产业园等“新基建”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15亿元,浪潮国产化整机服务器生产线正式下线投产,三大通讯运营商在昆建成5G宏基站8500个,实现市内主要城区、重点场景及重点产业园区的5G网络连续覆盖,5G等先进网络技术在多个场景实现应用;全市累计建成充电站314座、充电桩23986枪、换电站11座,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把高质量发展步子走得更快更稳更实
“十四五”期间,昆明将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正确认识昆明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行动指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把高质量发展步子走得更快更稳更实,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在“信用昆明”建设方面,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赖昱辉介绍,昆明市将紧跟国家和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和信用惠民便企为目标,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扎实开展好信息归集、联合奖惩、信用评价、“信易+”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努力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推动“信用昆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推进“新基建”建设方面,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源介绍,昆明市将聚焦城市管理、政务服务、产业转型等领域,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推动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着力抓好强化项目带动,打造产业集群;赋能城市治理,优化生活方式;突出场景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信息共享,完善配套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五个方面的工作,为昆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郭志宏介绍,“十四五”期间,昆明将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建设文化强市,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昆明日报记者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