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读丨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需求侧改革:民生补短板供给创需求
按照往年惯例,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将为明年经济政策和经济工作指出方向。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因而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格外引人注目。
此次会议要求: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这是在我国多年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
多位专家表示,这与我国下一阶段经济的新发展格局高度相关,重点要培育消费市场、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优化生产力,在扩大优质需求、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补短板。此次会议要求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结合,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大优质需求,提高百姓收入和消费愿望
为什么提出需求侧改革?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现在中国面对的问题是产能过剩。面对产能过剩,解决的思路有两个:去产能和扩需求。
苏剑称,我国在过去一个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去产能来恢复经济的均衡。“但是去产本身有紧缩作用,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苏剑表示,因此,中央现在提出需求侧改革的考虑在于,要想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同时稳增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就必须扩需求而不是去产能。
苏剑分析,我国过去在扩需求方面大多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施的,但这两方面的政策可能导致投资收益率低、不良贷款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高启等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都能够扩需求,但扩出来的是劣质的需求,实现不了经济的高质量的增长。”苏剑称,需求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扩大优质需求。
具体来看,需求侧改革要针对两个方面发力:一个是百姓的收入要增加,另一方面是消费愿望也要提高。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式超过了3万元人民币,达到30733元人民币,约为人均GDP的43.4%。苏剑等多位经济学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比例目前还不够大,同时我国还长期存在收入差距大等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第十八届“中国改革论坛”上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冲击更大。因此,只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释放居民消费市场潜力,稳定居民预期,才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消费能力,进而扩大总需求。
此外,苏剑还提到,要切实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就需要在政府收入和百姓收入之间重新调整权衡,降低政府收入所占比重,提高百姓收入。同时,要在社会保障体系上进行调整或改革,“让老百姓拿到钱之后舍得花”,例如从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改革入手,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有分析认为,房产、医疗和教育是当前我国需求侧改革的几大短板,只有这些“后顾之忧”得以改善解除,消费成本才会下降,总体优质需求才会增加。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预计,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将增长15%左右,且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
王军认为,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力。各部门、各地区会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继续出台政策措施,助力新型消费发展壮大,促进传统消费增长。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都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但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有了更加全面、有前瞻性的部署,不仅提出了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还明确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这意味着我国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以扩大内需为基点,通过增加百姓收入和消费意愿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同时在供给端也要强调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最终要达到“生产本身创造消费”,即“供给本身创造需求”的效果。
需求侧改革不仅要从需求端入手,也要从供给端入手,具体来说,要加强新基建领域、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投资,提升产业整体发展的效率。
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赛迪顾问总裁、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秦海林表示,以信息、融合和创新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基石,新基建能够通过投资直接拉动相关产业,根据赛迪测算,仅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就可以带动直接相关产业链收入增长超过2.5万亿元。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也撰文表示,消费不能靠刺激,而是改革。高端供给及消费环境的改善最终要靠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产业链升级。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居民更好的消费,而不是让消费成为工具。
具体来看,5G基站建设是5G技术推广以及应用市场不可或缺的前期投入基础,加大5G方面的基础设施供给也将促进未来新兴产业的消费;再如通过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的建设密度,有助于释放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
罗志恒认为,从供给端发力,优化供给结构,要进一步提升高端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
高端制造业与高端供给离不开科技创新。今年10月底闭幕的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会议公报基本确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方向,即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对于提升创新水平、通过提升供给进行需求侧改革,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在近日一场论坛上也表示,从产业链布局上看,中国正处于大量中低端产品退出的时期。我国要进一步发展产业链和产品的复杂性,政府与市场合力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