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压力下开“企业国际化大会”,无锡为何鼓励企业逆风出海
12月11日,“无锡市企业国际化发展大会”在无锡太湖饭店召开。
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企业对外投资仍遭遇不确定性的当下,曾领近代民族工商业风气之先的江苏无锡又一次快人一步,于12月11日召开了“企业国际化发展大会”,积极推动无锡企业“走出去”。
鼓励企业此时“逆风出海”,似乎不是按套路出牌。不过,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现,无锡如此操作,背后却潜藏着其抢先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寻找新机遇的考量。
无锡的底气和信心来自于一份特别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在疫情压力仍存的时期,无锡全市备案境外投资项目73个,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1.7亿美元,位居江苏全省首位,实现了逆势上扬。
曾“率先吃螃蟹”的无锡,再提“国际化”进程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投资年均带动我国货物出口5%,直接或间接带动国内就业超过300万人。
截至2019年底,我国各类投资者在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超过4.4万家,对外投资存量达到2.2万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7.2万亿元。2019年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可见,中国已跻身对外投资大国之列,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无锡市副市长周常青介绍,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发祥地,无锡市长期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集聚了超过30万家民营企业、4000多家外资企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65.4亿美元,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打下基础。
“事实上,无锡企业‘走出去’也是较先‘吃螃蟹’的。”周常青说,
早在1980年代就开展了对外投资,其时无锡企业在荷兰合资创办太湖酒楼,开创无锡境外投资先河。
2008年,无锡的红豆集团在柬埔寨主导建设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成为江苏全省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曾在出访柬埔寨前夕发表署名文章高度评价,“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
据大会播放的短片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无锡企业参与到国际合作,一个个项目在多个国家落地生根。比如,阳光集团、一棉集团、金茂集团已在埃塞俄比亚形成无锡纺织服装产业的集聚态势;通用科技、确成硅化等企业在泰国罗勇府投资3.5亿美元,参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
截至今年10月,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无锡累计备案境外投资项目1210个,协议投资额138.2亿美元,覆盖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无锡俨然已成为对外投资的标杆城市。“众多企业通过走国际化之路实现了技术升级,扩大了市场份额,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周常青说。
危机中“逆势”加速国际化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商务交往、货物流通受到一定影响,部分企业跨国投资积极性被抑制。无锡在此背景下召开“企业国际化发展大会”,鼓励和支持“走出去”,被商务部夸赞“具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二级巡视员陈明霞表示,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要辩证地看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当前,世界各国密集出台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生物医药、数据经济等需求大幅增加,“新基建”方兴未艾,为我国企业参与东道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空间。
而在周常青看来,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企业国际化布局可谓“恰逢其时”。
周常青表示,进入2020年,无锡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三大经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产业强市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主动融入“双循环”,做大做强本土跨国公司,有利于无锡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据周常青介绍,对于广大企业而言,当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要抓住机遇,通过加快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为此,他表示,此次大会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家们开展对外投资交流合作提供一个新平台,为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无锡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更大发展提供新路径。
澎湃新闻注意到,与会人员既有国家关系、国际贸易方面的专家学者,也有知名投资基金和机构的负责人,还有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机构的代表。可以看出,这次大会更像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服务大会”、“培训大会”。
比如,政府部门牵线,让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对接,期冀解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问题。同时,通过专家的研讨,为企业跨境投资及企业国际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多数专家认为,在企业走出去之前,首先,要做好先期调研,尤其要了解外资安全风险审查,了解当地的法律及规章制度,避免盲目进入不熟悉行业。
其次,既要关注初始成本,又要关注整合成本,着眼长远,做好发展战略。此外,还要与当地各方加强交流沟通,树立正面形象。注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逐渐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