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政(长寿)专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如何保障?什么情况可申请临时救助?
来源:重庆发布
“发言人来了”系列发布活动,是重庆市政府新闻办策划举办,推动新闻发言人进社区、进园区、进高校,以“你提问,我回答”的对话形式,开展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让更多惠民、惠企政策,被更多人知晓、理解、会用。
12月10日,“发言人来了——民政惠民政策进社区”专场发布活动在长寿区举行,来自民政系统的5位“发言人”,就民政领域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老人儿童福利等工作和政策与市民面对面交流,并解答大家的疑问。
活动现场重庆市民政局王孟举摄
两种方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活动现场,重庆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建华介绍了今年全市困难群众保障工作情况。
“我们始终坚持兜住、兜牢、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让各类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在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许建华介绍。
许建华介绍相关情况袁杰摄
让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都有保障。保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保,截至10月底,有88.78万人享受了低保政策,其中农村贫困人员有24.95万人。另一种是特困供养,截至10月底,有18.48万人,其中农村贫困人员1.26万人。
截至2020年10月底,共支出低保、特困供养资金59.18亿元,其中农村贫困人员社会救助资金10.53亿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及时发放困难群众物价临时补贴方面,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今年1-9月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29亿元。
同时,还调整城乡低保标准。从2020年9月起,重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40元提高到496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80元提高到620元。
加大了临时救助力度,简化优化了临时救助的审批程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共计临时救助8.59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2.15亿元。
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全市规划改造乡镇敬老院600所,让想到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的失能特困人员都如愿,目前,有1万余人入住。
关心关爱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方面,今年为全市6400多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约7600万元。
全力保障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方面,全面落实“两项补贴”制度,今年给近50万名残疾人发放了2.7亿元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同时,还积极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全市社会组织开展重点扶贫项目882个,筹集扶贫款物达4.94亿元,惠及困难群众48.3万人次。
社会救助主要有三大政策
社会救助主要有哪三大政策?活动现场,重庆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刘征介绍了相关情况。
刘征介绍相关情况袁杰摄
1、城乡低保政策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入低于当地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而且这个家庭相应的财产符合相关的规定,支出消费相关的情况也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差额救助。通过这种方式来让每一个家庭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都能够得到有力的保障。
2、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
特困人员是国家把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而且这些人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没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2020年9月1日起,重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806元。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为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三档,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300元、200元、50元。
3、临时救助政策
临时救助是指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
什么情况可申请临时救助?
“为什么申请低保要家庭为单位来申请?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重病残可以享受低保吗?”“我有一个亲戚原来一直都享受低保,但是上个季度突然就停了,请问什么原因?”“有亲戚正在申请低保,但低保又还没有办下来,家庭有很困难,这时可不可以申请临时救助?”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刘征在活动现场也一一作出解答。
刘征表示,申请低保是要以家庭为单位申请的,因为申请低保的审核标准是以家庭收入来计算的。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重残、重病人员,要区分三种情况来确定是不是能享受低保。
第一种情况,是在脱贫攻坚期间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里未脱贫的这部分贫困人员,这种家庭里的重病重残人员按照单人户纳进低保,而且不再考虑其他条件。
第二种情况,对于刚刚超过低保线一点的,但是他的家庭收入又没有超过低保线1.5倍的低收入家庭,这种家庭里的重病重残人员也可以分户,并且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但是重病重残要看他本人的收入,比如他虽然是一、二级的重残人员,但是如果并没有影响劳动能力,比如他在开展盲人按摩或者在盲人按摩所里打工有收入的,要看这位重病重残人员他本人的收入财产是不是符合低保的规定,如果符合也是可以纳入进来的,从而参照单人户纳入相应的保障。
第三种情况,如果这个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以内,这个重病残人员也可以分户申请。但是这个重病残人员必须已成年,而且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身患重特大疾病长期卧床不起,申请时只能与父母、兄弟姐妹分户。
就低保突然停止的事情,刘征表示,因为低保是根据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就业能力和收入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核查。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低保家庭,每年核查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核查的结果就是低保金调增、调减或停发的依据。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刘征表示,因为临时救助本来就是起过渡和衔接的作用。申请低保有一个过程,如果你这个亲戚家庭确实很困难,在低保还没有批下来的情况下是可以申请临时救助的。另外,即便是在享受低保或者是在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如果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的,符合条件的同样可以申请临时救助。
全市今年底基本实现
城市养老服务全覆盖
活动现场,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杨胜普介绍了全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情况。
社区居家养老就是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一种养老服务。
政府正在实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就是按照“一乡镇(街道)一中心,一村(社区)一站(点)”要求,计划要在全市新增200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7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在乡镇、农村要建设800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5180个养老互助服务点。
到今年年底,城市200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17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就将全部完成,希望通过设施网络的建设,能够着力全面打造以设施、信息、监管、政策和服务“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2年对农村基本能够实现全覆盖,到那个时候就能够为所有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杨胜普介绍相关情况袁杰摄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在小区,是否影响居民生活品质?针对市民提问,杨胜普表示,居家养老、就近养老,不离家庭亲情、不离朋友交往,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是老年人的热切期盼。
居家社区养老是许多发达国家普遍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在社区,就是为了能够给广大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就近养老的条件。
养老服务中心建在小区,不仅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反而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让父母在身边养老,既有利于子女亲属探望关怀,满足老年人的这一愿望,也有利于弘扬爱老助老孝老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我们建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除了有少量的床位之外,主要功能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文化娱乐、紧急救援、政策咨询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助餐、助浴、助乐、助医等社区居家服务。”杨胜普表示。
有人担心养老服务中心脏、乱、差,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这个可以理解。但是,现在建的养老服务中心要求标准化、规范化,干净、整洁、舒适,就像星级宾馆,“大家有空不妨到我们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去亲身感受一下、体验一下。”
今年底基本实现城市养老服务全覆盖(资料图)。图:重庆民政微信公众号
如何让孤儿的生活有保障?
哪些儿童属于孤儿?哪些儿童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他们的生活补贴标准是多少?
重庆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副处长文静介绍,孤儿是指的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具有重庆市户籍,且父母因下列情形无法履行监护抚养职责的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
第一种情形是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第二种情形是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
如果已满18周岁、还在全日制中学或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也参照这个执行。
文静介绍相关情况袁杰摄
从今年9月1日起,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是1456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是1256元的基本生活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是1204元。
孤儿生活是有保障了,那他们看病怎么办?什么是“明天计划”?“明天计划”资助范围有哪些?
文静介绍,孤儿医疗救助有“明天计划”。近年来,政府持续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对具有重庆市户籍0-18周岁孤儿,以及年满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的孤儿,在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年度医疗康复费用自付部分进行资助。近年来支出387万元救治224名孤儿。
“明天计划”资助范围是孤儿在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康复费用自付部分,也就是说,孤儿医疗康复相关费用总额扣除医保报销、大病保险报销、医疗救助、康复救助、慈善捐助等费用后的剩余部分。
譬如:诊疗费用,孤儿1年内在定点医院的诊疗费用(包括住院及门诊费用),累计在1000元以上的自付部分;康复费用,孤儿在定点医院内接受专业医疗康复训练费用的自付部分,资助标准每人每年不超过3万元;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费用、假肢矫形器等辅具器具配置费用等等。
年满90岁的老年人每月
都有高龄补贴?
活动现场,长寿区民政局局长廖智辉也就长寿区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长寿区尽力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把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尽量采取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办法,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十三五”时期,全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7亿元,平均每年救助困难群众27万余人次。
●全力推进民政政策兜底保障工作。发挥社会救助在扶贫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十三五”时期,全区累计对60000余人次建档扶贫对象实施了农村低保救助,累计发放兜底低保金2000余万元。
●全力做好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及时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老百姓出去打工不方便,导致了家庭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现了困难,及时对这部分人纳入临时低保,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纳入低保兜底。
廖智辉解读长寿区相关政策袁杰摄
“听说满了90岁的老年人每月都有高龄补贴,咱们长寿区有吗?”就市民提问,廖智辉表示,目前,全市各区县高龄老人营养补贴标准由区县自行制定。
长寿区的高龄补贴从2021年1月1日起将执行新的标准,90-95周岁长寿籍老人每月享受100元补贴,96-99周岁长寿籍老人每月享受200元补贴,10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享受800元补贴。
“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大家一起孝敬老人、关爱老人,让他们晚年更幸福。”
新闻多一点》》》
“发布的内容都是市民需要了解的问题,对我们帮助很大。“望江社区居民向和平在活动中咨询了关于低保的问题,得到了满意答复。他表示,“发言人”解答的问题涉及生活很多方面,清晰明了地向市民介绍了更多实事和政策,很受用,“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多举办。”
市民现场参与活动袁杰摄
“我们小区一直很关心就近养老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后让我们清晰了解了情况。”57岁的社区居民左亚玲说,“发言人”解答的问题涉及生活很多方面,尤其让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年人,也能了解到更多实事和政策,为市民做了实事。
“家里有亲人得了重病,我是为了咨询临时救助的问题来的。”骑鞍社区居民李霞表示,发言人活动形式新颖,尤其是互动环节,居民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发言人互动,并进行现场的答疑,“以前总在电视里看发言人发布新闻,解读政策,这次发言人到家门口开发布会,我的问题立即得到了解答,很方便。”
发言人来了现场问答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