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化逻辑和战略趋向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可持续发展与全局视野出发,指出优化区域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各种要素的配置。这是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的必然要求,也必将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迈进。
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公平和效率两大目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出于区域平衡发展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需要,实施了从沿海转向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基于效率优先的考虑,实施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发展区域的优先沿海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上世纪九十年代至“十五”计划时期,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突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有序发展,重视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统筹协调发展战略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转化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区域发展战略导向更加注重沿海内地全方位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共享发展的目标。
区域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兼顾效率与公平为实践原则,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不仅获得了飞速发展,而且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呈缩小态势,但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虽然在减缓,但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依然很大。东部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自2009年开始下降,但一直超过中西部生产总值之和。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我国提出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然而东部快速发展吸收了中西部的劳动力等资源,使得中西部发展过程中缺少生产要素。
区域开放水平不平衡。由于中西部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合作政策不完善以及国际往来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其对外开放水平与东部差距较大,并有继续扩大趋势。比如,2018年,东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高达49万家,而中西部只有9.9万家。
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不平衡。由于中西部在经济发展中承接东部部分淘汰产业,模仿东部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使得东中西部产业发展趋同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中西部没有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再加上区域间缺少横向的生产分工和经济协作,不利于区域间持续、稳定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不平衡。中西部为了缩小与东部差距,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作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东部一部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于中西部处于东部的生态上游,使得中西部承担发展所带来的能源耗竭与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又制约全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建议
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结合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目标,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深入推动,带动我国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对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创新能力,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东部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实现产业升级,加快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中西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和科技研发投资,提升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机制,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将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与欠发达地区丰富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
建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准入标准,完善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推动区域间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一方面,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提高传统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新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投入,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生态转型。
发挥中西部地缘优势,提高开放程度。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抓住与“一带一路”国家及区域经济体之间的互补互利机遇,提升中西部开放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扩展经济活动空间,深化发展双方在基础设施、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吸收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生产技术、经验、人力与物质资本;另一方面拓宽国内产品的销售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构建以中国为雁首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新雁形模式。
建立区域分工协作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针对区域发展特点及各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出台差别化、精细化的区域分工协作政策、规划等,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建立各区域共享信息平台,细化各区域在产业、土地、环保、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区域间分工合作的精准性、有效性。
(于文浩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