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来汽车技术如何发展?大咖们在渝献计
来源:重庆发布
今(7)日,由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0未来汽车技术大会暨重庆汽车行业第33届年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网联、轻量化及整车测试”等重点研究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相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汽车技术发展之路。
借此契机,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组建汽车摩托车专家服务队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创新联盟,以汽车企业需求为抓手,整合专家资源,推动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本次大会还特别邀请6名行业专家,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对汽车产业发表深度见解。
付于武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对当前的汽车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汽车产业目前处于一个颠覆性的时代,需要创新和改变。
在“新四化”层面,国内与国外同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国内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下,我们应充满自信,积极拥抱变革,迎接汽车产业的春天。
赵福全活动主办方供图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赵福全,为大会带来了“产城融合打造立体生态系统”的全新理念,指出汽车作为城市的唯一的移动节点,是撬动整个城市经济文化、娱乐交流的最佳载体。
结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网联化和智能化,通过5G、云平台等新基建真正打通人流、物流、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最终实现万物互联,提升城市效率和吸引力。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汽车作为产城融合的最佳载体,打造产城融合生态立体系统,可以给社会带来全面深刻的重构,对人的出行、物的移动及所有城市软硬要素的交互组合带来革命性变化。
李长明活动主办方供图
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李长明,针对未来电动汽车能源技术的痛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措施:采用和开发锂硫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以提高电池的比能量,提高汽车续航里程,提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以提高电池安全性,为了解决废电池的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共享电池电容租赁管理中心,实现电池的循环再利用。
万鑫铭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指出,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规划,要保持优势,夯实基础,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弯道超车。
大数据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探索其运营及后市场环节商业价值的衍生,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品“领跑者”制度,为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许林活动主办方供图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小康股份科技中心总经理许林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能源与安全问题。对于未来的行业发展,许林提出要“站在未来设计未来”,需要行业更新设计理念并从技术层面进行进一步的推进。针对用户的购车焦虑问题,提出低售价、低能耗和高效率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并提升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赵非活动主办方供图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非指出,网联安全保障智能未来,提出了福特汽车“硬实力×暖科技”的智慧科技理念,多手段全方位的保护人车数据,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更自信、更自由的智能出行方案。
此外,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中,还举办了专题论坛、领袖闭门会、前瞻技术和产品展示、优秀论文颁奖、年度技术风云人物及团队评选等多项主题活动。
与会各方认为:
●在产城融合方面,汽车既是城市的重要产业,又是撬动整个城市经济文化和娱乐交流的重要杠杆。产城融合打造立体生态系统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社会重构建立全新产城关系,是新工业文明和新的商业逻辑形成的新的城市发展机遇。汽车的高效移动性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效率,是产城融合的最佳载体。
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汽车摩托车专家服务队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创新联盟活动主办方供图
●面对新冠疫情等诸多挑战,汽车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未来汽车产业必将呈现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趋势,应当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整合优势技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变革,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发展,依靠创新化危为机,构建更有竞争力、更稳定可持续、生态模式更多样化的汽车产业体系。
●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叠期发展,加速融合,产业链不断拓展。汽车行业将积极加强可再生能源与V2G(Vehicle-to-grid,即:车辆到电网)技术应用,推动构建“绿色、智能”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拓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场景,促进汽车轻量化技术升级,推动与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
公益多一点
选购冷冻冰鲜食品时,建议使用一次性手套或塑料袋套手进行挑选,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全程避免用手碰触口、鼻、眼等部位,直至彻底清洗或消毒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