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丨岳晓冬:“人生如同学习模型优化,目标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来源:上海大学
编者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研究生导师,既是科研的领航者,也是人生的引路人。研途求知,最幸运的是学有良师,启行明智。
上海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系列活动开展以来,选树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导师典型。为此,我们推出了“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栏目,带大家一同领略“宝藏”导师的育人风采。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认识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的岳晓冬副教授。
严慈相济,亦师亦友
他以魅力感染学生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他以真挚书写教育
潜心科研,授之以渔
他以辛勤点亮人生
导师简介
岳晓冬,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科学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软计算、多媒体与数据挖掘,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CCF/JCR 1-2区论文;作为项目承担人主持国家级研究基金4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多项国家自科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IEEE计算智能学会成员、国际粗糙集学会会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常务委员;任Elsevier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CCF B类)、《Array》领域编辑(Area Editor);长期任AAAI、PAKDD等领域知名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曾任ICME2012,DSAA2014等领域知名会议出版主席,Belief 2020会议副主席等。
严慈相济,亦师亦友
#学生说:
“岳老师用他学术和人生道路中沉淀的智慧结晶,为我们指引生活和学习的航向。与导师相处,轻松愉快又受益匪浅,每一次交谈都让我深受启发。”
在岳晓冬老师的课堂与组会上,认真严谨的他总是经常发问,这是同学们学习知识的时刻,也是思维碰撞出火花的时刻,往往随着交流的深入,师生们就会一起探讨出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路。岳老师说,他希望每一个来听课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因此每次上课他都会准备有趣味的小测试,提出有意思的小问题促进大家的理解沟通,引导每个学生讨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话题。
课余时间,岳老师经常会与同学们一道在食堂吃饭,“饭后散步”成了课题组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项目。饭点之后,东区“外环”常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群计算机学院的师生一边散步一边聊天。这是谈心的好时候,岳老师会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推荐一些经典书籍,也借此时刻了解同学们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亲切的他像兄长一样关心着每一个细节。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学生说:
“岳老师的建议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同学不自信时,他总是会说,即使身处困境,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确定目标、坚持努力,终会有好的结果。”
刚入校的学生起初可能并不明确自己到底是适合做科研还是偏向应用开发,久而久之便容易失去目标、随遇而安,只想获得一张文凭。岳晓冬老师建议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后踏实努力、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接近自己设定的目标。
岳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研究方向供参考,并定期了解学生的科研进展,共同研读领域内前沿论文,为其答疑解惑,学习前沿技术。实验失败时,他也会耐心给予鼓励,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失败的正常性,坦然面对创造性工作的成与败。他常说:遇到问题不要怕,多与导师交流想法,不断调整;失败了不要紧,从头再来便是。
潜心科研,授人以渔
#学生说:
“岳老师对科研有着满满的热情,这样的态度和精神感染着我们,他是我们的榜样。”
岳老师对于自身从事的科研课题十分的热爱与投入。在理论研究之外,他也非常关注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希望研究成果能够落地,真正服务于社会。
在岳老师看来,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要彼此促进,教学相长。他认为培养科研思维和对科研的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导师的职责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并给予有效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
近年来,在岳晓冬的指导下,课题组在校学生共发表智能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余篇,并获得国际会议AIFT 2018& 2019最佳学生论文奖、国际会议ISICDM 2019膀胱影像分割挑战赛亚军等多个奖项。毕业学生均就职于领域内知名企、事业单位,在不同岗位发挥专业所长。
他鼓励和引导学生
进行深层次、多角度思考
谆谆教诲化作指路明灯
激励学生前进
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导师寄语
“无论现在或将来,即使身处逆境,记得保持积极乐观、终身学习的心态。我的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目标在于通过探索误差进行模型优化,人生或许也是如此,都会经历高高低低的起伏状态,希望同学们不要过分关注当前所处状态的高低,而是将之视为一个优化的过程,从高低起伏中体验、学习到的东西最终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愿在校园收获的一切能成为大家不断前行的动力。”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