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PU前沿|最新科研进展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
栏目介绍
《最新科研进展》主要向您报道药大最新科研进展。希望能方便广大CPUer更多了解药大科研情况。科技创新,砥砺前行。
1
孔令义教授团队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0年11月5日,国际知名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0.257)在线发表了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孔令义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Cytochrome c light-up graphene oxide nanosensor for the targeted self-monitoring of mitochondria-mediated tumor cell death。课题组成员韩超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徐晓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孔令义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本文唯一通讯单位。
天然产物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的有效药物,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青蒿素的抗癌作用也被发现和应用。研究表明青蒿素的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能够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发挥良好药效。因此,针对天然产物青蒿素抗癌活性构建一个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用于癌症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中,以天然产物青蒿素的衍生物双氢青蒿素(DHA)抗癌机理为出发点,在经过靶向线粒体功能化修饰后,以透明质酸修饰的石墨烯为载体工具,成功将DHA靶向递送到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发挥药效。同时,构建的纳米传感器GO–HA/Cou–DHA/Apt能够自检测DHA的药效,即在线粒体凋亡通路被激活后,Apt发出红色荧光,成功实现DHA药效的可视化检测。该研究中建立的GO–HA/Cou–DHA/Apt纳米传感器,为未来中药活性成分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方法,也为诊断药物疗效优化癌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纳米传感器GO–HA/Cou–DHA/Apt组装及药效自检测作用机制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和“双一流”高校项目等的资助。
2
何华课题组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发表研究成果
2020年2月,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何华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可见光下特异性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的方法。研究成果以“Selective photo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ZnO@NH2-UiO-66 composites”为题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0.26)上。我校博士研究生杜秋争为第一作者,何华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我校系第一作者单位。
课题研究中,以NH2-UiO-66为载体,模型药物TC为模板分子,制备了特异性降解TC的分子印迹复合催化剂(ZnO@NH2-UiO-66,ZUM)。在含有其他抗生素的废水中选择性降TC。材料循环使用4次后,ZUM对TC的降解几乎不变。采用HPLC-MS测定降解产物,研究了ZUM的光催化降解机理。通过光致发光,瞬态光电流和电化学阻抗谱的研究表明制备材料能增强电子-空穴对的转移和分离,抑制其复合速率,证明了ZUM复合材料的优异光电化学性能。同时,诱捕实验表明,·OH和·O2-自由基对降解过程至关重要。此种复合材料,可以特异性降解污染物,为低浓度高毒污染物选择性降解提供一种方法。此外,复合催化剂有望为半导体@MOF光催化剂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新的思路。
同年,该课题组在Elsevier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IF:15.367)上发表了题为“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actics and perspectives”的综述性文章,系统的总结了近年来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比例荧光传感器(RF)的制备机理、构建方法和应用前景;以“Progress of gold nanomaterials for colorimetric sensing based on different strategies”为题在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If:9.801,127(2020) 115880上发表一篇综述,从四种主要策略出发,以不同形态的金纳米材料为中心,围绕金纳米材料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广泛应用展开,讨论了目前金纳米材料作为比色传感器的主要缺点和发展前景,对进一步促进新型比色传感器的设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3
莫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报道生物药物递送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药物科学研究院莫然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Self-regulated hirudin delivery for anticoagulant therapy”(Science Advances, 2020, 6, eabc0382)的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徐霄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莫然教授为通讯作者。
血栓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凝血酶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蛭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剂。不同于肝素,天然/重组水蛭素通过与凝血酶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发挥抗血栓作用。并且水蛭素对血小板作用弱,不会引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但作为肽/蛋白类生物药物,水蛭素存在体内易被酶解,半衰期短,生物利用低等缺陷,并且临床应用伴有出血风险。为此,课题组构建了“自调式”纳米凝胶系统用于水蛭素的高效递送。该纳米凝胶提高了水蛭素的体内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并可“感受”体内凝血酶浓度的变化响应性释放负载的水蛭素,形成“闭环式”释药行为,高效调控释药量,提高水蛭素的抗血栓作用,并降低出血等不良反应。该研究丰富了肽/蛋白类生物药物的高效递送技术,为血栓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中国药科大学双一流学科创新团队和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课题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