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金”改“奖学金”,这位民营企业家十年资助大学生22万人

日期:11-20
助学金大学生贫困

原标题:“助学金”改“奖学金”,这位民营企业家十年资助大学生22万人

“助学金”改“奖学金”,这位民营企业家十年资助大学生22万人

“越是特别贫困的孩子,自尊心越强,不愿被扣上贫困生的帽子,不愿意领这个钱。”国务院新闻办今日召开的记者见面会上,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讲述了他2010年开始的教育扶贫故事。

他说,自己二十多年前创业,十年前开始教育扶贫。十年间,共资助大学生22.29万人,涉及到宁夏的22个市县、193个乡镇、2500个行政村,总共捐助额度22.83亿元。

这位民营企业家话不多,但句句干脆,切中肯綮。决定参与教育扶贫后,党彦宝在西海固等地做了大量调研,初步确定了资助范围。但在资助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虽然家庭贫困却不愿领助学金。开始他以为是调研有偏差,但到了学校才发现,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尊心强。

2013年,党彦宝的教育扶贫方法调整了两处。首先是对连片贫困的9个县区和另5个乡镇所有大学生进行全覆盖——凡是考上大学的,是否贫困都资助。他解释:在这个地区,少部分家庭条件稍微好点,可能比当地百姓收入略高,一年也就五六万元。但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平均是3600元,算上交通费,这样的家庭供大学生也是有压力的。“我们想让孩子在无差别化的环境中学习,就对这个地区实施了全覆盖资助。”

其次,是把“助学金”改成“奖学金”。党彦宝说,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区别很大。“助学金”给人的感觉是家庭比较贫困、需要帮助,奖学金是一种对优等生的鼓励和鞭策。一字之改,这七八年间没有学生不领奖学金。

党彦宝调研中发现,有被助学生毕业后,就业成了问题。他就在教育扶贫中,开办了很多课,给大学生做就业引导。到目前,被资助的学生毕业上班的有12万人。有人做公务员,有人自己创业,也有人打工,还有很多成为产业工人。

他表示,民营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受益者,应该始终牢记先富帮后富的历史使命,展现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改变一个孩子就是改变一个家庭,让他们能从大山里走出来,帮助他们真正脱贫。我做企业能到今天,能帮助到别人,这是我最大的初衷。”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新华网

图片编辑:邵竞

四类生产安全高风险企业被通报,有的实际负责人与名义负责人不一致 明年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进博会将在上海如期线下举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