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天坚守在四叶草外,却无法进馆观展,为何这些青年依然满足?
他们身后是“四叶草”,第三届进博会正如火如荼;他们面前是进进出出的展商和工作人员。作为服务于场馆外的志愿者,他们虽然穿着工作服,却始终无法踏入场馆目睹盛况。但他们知道,志愿服务不分地点,自己同样是参与进博会的一分子。
这群由295人组成的“微笑四叶草”青年志愿者团队,在场外用同样专业热情的服务,让五湖四海的宾客体验到上海的温度,感受到上海的微笑。
上海政法学院大一新生赵勖之,进博会上政青浦城市文明志愿者的负责人之一,他的一项任务就是每天清晨6点半左右带领志愿者队伍前往“四叶草”场外志愿服务点。
赵勖之
为赶地铁的市民送上备用口罩、拍纪念照,为游客指路、回答问询,拾起垃圾……志愿者们每天在做的一些小事,但每一件小事都能帮助到人。“累归累,收获不小。很多时候,路人的小小问题被解决之后,他们留下一句‘感谢’便匆匆离去,但是仍让我们收获很大的满足,那是一种被信任的感觉,很温暖。”赵勖之说,这次的志愿者活动,让他开始学着从日常的小事情中,努力察觉那些曾经被自己忽略掉的小确幸。
上海政法学院的大一新生余存蕙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志愿者活动,就成为负责人之一,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责任挺重的,但也是一种信任。”
余存蕙
由于疫情防控,场外志愿者不能进入展馆,可他们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而且工作中小插曲不断。开幕式当晚,由于交通管制,地铁二号线徐泾东站出站口附近的公交车站不能停靠公交车。许多市民不了解这个情况,当时现场仅有一名交警在维持秩序。一时间还找不到扩音器,怎么办?怎样维持好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喊吧!”志愿者们拔高嗓音,努力维持秩序。连续一个半小时,喊哑了嗓子,也喊正常了现场的秩序。
也会有突发情况。11月4日,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当天,余存蕙和其他志愿者突然接到了加班通知。从中午12点开始,全体志愿者上岗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半,大家返回学校时已是深夜了。“很多同学累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但是内心却激动无比。”余存蕙说,学校为他们精心准备的那些“欢迎回家”的闪耀灯牌,在黑夜中尤为耀眼。
除了大学生志愿者,还有一群已经参加工作的志愿者。进博会开幕当天,中建三局华东公司“小扳手”志愿者们也如约而至。
今年是张淑君第二次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去年她是一名记录者,要到各点位为公司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同事拍摄照片。每天看着同事们虽然身体疲惫,但依然笑容开心,她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今年公司团委再次发起号召,她没犹豫就报名了。
“去年旁观了同事志愿服务全过程,第一天上岗的时候我还胸有成竹。可当第一位前来咨询的游客询问我几点开馆时,我却一片茫然,才发现原来自己准备得那么不足。”张淑君说,有些参展者咨询的问题十分具体、细小,上岗培训和服务手册上均未涉及,比如哪里可以购买到口罩、租借到充电宝,怎么办理参展证,为什么核酸检测报告提交不通过等等。于是,她“恶补”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精准地帮助咨询者。
“2018年我进入三局工作,同年也与进博会结缘。”第三次服务进博会的志愿者张良已经对周边道路、景点信息、交通管制条件等如数家珍。为引导游客前往指定地点,他刚上岗就绕馆走了3.1万步。“我希望能在上海留下青春的印记,除了为上海建设一座座标志建筑,在进博会这样的舞台上留下身影也很有意义!”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志愿服务工作也有新难度。“第三届进博会的防疫工作非常严格,人流管控也更加严密,由于不熟悉提前办证规则,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被挡在了门外。”虽然不能帮助他们进入馆参观,蟠龙天地项目志愿者郑建泰当起了临时“摄影师”,帮助游客与场馆合影留恋。
虽然也很想去亲眼见证一下进博会的壮观场面,可是这些场外志愿者们知道,分工不同就需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场内场外的志愿者的目标是相同的:服务好进博会。选择默默地当好一个微笑的分母,在场外一样能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团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