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晓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请看几组数据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5日在经济每月谈上演讲表示,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对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义重大。
张晓强列出了多组比较数据——
从资源能源消费看,2019年,我国GDP接近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16.6%,消费了世界能源的约24%,其中铁矿砂和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消费占世界60%以上。拿粗钢生产来说,今年1—9月产量7.8亿吨,同比增长4.5%。从2004年到2019年,这15年我国粗钢产量从2.83亿吨增加到9.96亿吨,年均增长6.3%。如果今后15年粗钢生产年均增长3%,那么到2035年将达到24.8亿吨。而2019年全世界的粗钢产量18.7亿吨。
从劳动力看,我国劳动力的绝对数已经越过峰值在下降,人口总数在今后10年内达到峰值,同时老年人口占比逐步上升。依靠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增长来支持经济增长,恐怕无法实现。
从产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已经从过去的“跟跑”主导逐步转变为部分领域“跟跑”、部分领域“并跑”和少数领域“领跑”的格局,引进消化再创新的空间比以前大大减少。
从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看,尽管这些年提升很快,从2010年的1.71%升至2019年的2.23%,但与美国和德国的2.8%左右、日本的3%左右相比,仍然有差距。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重升到6%,但韩国这一比例是12%,日本和美国高达17%。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
从企业这个技术创新主体看,总体水平还不高。2019年,我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是1.4万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1.32%,但是列入统计的43个分行业差异很大。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这项比重达到3.81%,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则都是2.15%,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这个比重分别只有1.45%和1.4%,还有大批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到0.5%。
从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看,我国专利的“含金量”有待提升。2019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6.2万件,每万人口是13.3件,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2件目标。但是,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仅为4.2件,大约是美国的1/10、日本的1/20。从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欧美和日本专利局都保护该发明专利这种三方同组专利的申请量来看,2016年,美国是1.52万件,日本是1.7万件,德国为4583件,中国有3766件。
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看,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18%左右,主要发达国家大体维持在40%左右。
张晓强说,以上这些情况可以说明,中国必须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这些都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性举措。
他还表示,要整合优化科技投资和资源的配置,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近几年,很多地方和企业都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很高的认识,但是出现了不顾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的现象。比如,很多省市制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但不少地方提出要掌握完整产业链上的所有核心关键技术。《建议〉明确,要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就是通过共性技术平台来大家分享,要推动重点领域和项目落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