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山里孩子都能上好学
曾经在田间地头随父母种地的孩子回到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曾经在工厂车间务工的孩子又回到干净整洁的课桌前;曾经认为“读书无用”的家长在开学之际忙着为孩子们整理书包,送他们走进学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持续发力教育脱贫攻坚,紧扣“义务教育有保障”这一核心任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下足“绣花”功夫,扎实做到补齐教育短板确保“有学上”,全力兜住底线确保“都上学”,提升教学质量确保“上好学”。
要确保“有学上”,就是要着力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要将一项项补短板、强弱项的政策落到实处。
“许多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希望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越西县文昌中学教师叶飞说。数据显示,5年来,凉山州整合各类资金90.75亿元,新建学校32所,改扩建薄弱学校2053所,新增校舍面积324.1万平方米,新增运动场面积188.2万平方米,新增图书450.4万册。凉山州先后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十年行动计划”等重大工程项目。
要确保“都上学”,就是要健全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失学辍学学生“找得准”“劝得回”“留得住”。
为此,凉山州采取户籍、学籍、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自发搬迁数据比对全覆盖,对17县市控辍保学工作开展拉网式评估考核。通过情感、经济、行政等方式劝返复学,通过随班就读、集中补偿、职业教育等手段分类复学。持续打击黑中介,堵住适龄少年儿童务工之路。通过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普通高中免学费和教科书费、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等方式,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教育。“目前,7个挂牌县锁定的10415名建档立卡贫困失学辍学学生已全部劝返。”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澜涛说。
要确保“上好学”,就是要坚持以师资带教学、以教学提质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本土教育人才队伍。
“得益于什邡市对喜德县的对口援建,有不少优秀的教师到喜德支教,他们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给我们,而我们每年也有机会到什邡的各个幼儿园进行跟岗培训,我已经去过三次了。”喜德县机关幼儿园教师陈凉红说。
为了加大对凉山州本土学校和教师的培养力度,四川对7个县所有的义务教育学校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工程,着力解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近五年来,凉山州公开考核招聘教师1.3万余人。对11个民族聚居县17303名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400元的生活补助,努力让农村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随着一个个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凉山州教育事业实现了从“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普及程度低”到“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是学校、最甜的笑容在学校”的巨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