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日期:11-01

原标题:青春“思享”课④|滚蛋吧!“标签君”

来源:内蒙古大学

急你所急,这里有热度

爱你所爱,这里有温度

想你所想,这里有锐度

朝气、正气、底气

乐学、乐观、乐享

青春“思享”课

给你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第一季重磅来袭!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学长送给你的

十条大学生活锦囊!

锦囊第四条,来啦~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

第一个节目,贴吧时间!

01

第一贴

[楼主]:翠花真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啊!

[ 1楼]:是的呢,ta之前帮我带过饭,人很好的。

[ 2楼]:lz,你是不弄错了?有一次我找ta借一下镜子,ta说自己要用,可是后来我发现ta那个时候根本不用的。

[ 3楼]:翠花可真虚伪。

02

第二贴

[楼主]:爆料!xx和xxx结婚了!

[ 1楼]:我去,就是那个很有钱的xxx?

[ 2楼]:肯定是因为钱,xx也太拜金了吧。

综上所述,翠花是一个虚伪的人,xx是一个骗子。小编认为这个可以作为我们的观后感了。可是,翠花只是偶尔没帮助别人,这就能证明她是虚伪的吗?难道比较富裕的人就不配拥有爱情吗?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可是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在上面场景中,“慷慨大方”,“虚伪”等都可以称之为给人贴的标签。在平时生活中,标签多是对商品进行分类、说明的,但是在本文中标签的标定对象从商品变成了人。那么,究竟啥是“贴标签”嘞?

“贴标签”指的就是,遇到一个事物,不去深究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而是用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词给它贴个标签,并在随后认为这个标签就是真实而完整的表述。

胡乱“贴标签”给很多宝贝造成了一万点sang害,这个可恶的“标签君”怎么作案的呢?我们康康它的作案过程。

“标签君”的“作案”过程

“贴标签”这一行为在我们的小脑袋中究竟是怎样完成的?请看一个行为经济学实验。

在实验中,有一群学生,被分为两组,分别是A组和B组。研究人员同时告诉这两组学生:“你们要到S地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但是,在途中,你们都会碰到一倒在地上需要帮助的人。”然后,研究人员就开始搞事情了,他告诉A组学生:“你们已经迟到了,要马上赶到S地去。”;他告诉B组学生:“你们的时间还很充裕。”面对是否要帮助那个倒地的人这一问题,每个学生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最后统计,A组中只有10%人选择停下来帮助他人,而B组中有63%的人选择帮助他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还有第三方人士,那就是观察者,当然,学生们是不知道还有第三方人士的。最后结果表明,大部分观察者会用这些学生在实验中“是否帮助他人”来判断他们是不是“善良”的人。他们会给“帮助他人”的学生贴上“善良”的标签,给“没有帮助他人”的学生贴上“冷漠”的标签。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通过回顾上述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两个结论:

第一,标签表达的更多是对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的评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要对一个人进行评价,在社会上通用的字眼有“懦弱”、“幼稚”、“固执”、“玻璃心”、“任性”等,而这些词,多都是对人的内在特质的评价,同时也常用作标签。在上述实验中,这些观察者在给这些学生“贴标签”的时候就忽略了时间是否充裕这一外在的背景,而是简单地把他们“帮助他人”这一结果,看作是因为他们“善良”这一本质,而“没有帮助他人”看作是因为他们“冷漠”这一本质。我们明明看到了他们所处的情景,为什么在作出判断的时候会忽略“情境因素”?难道是我们的大脑失忆了?1977年,心理学家罗斯(Ross)提出了基本归因错误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常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的特质上,而忽略他们所处的情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更倾向于把看到的事情归结为一个人的本质。

心理学家还曾做过一个实验,情境如下:

假设你和一位朋友约定7点会面,谈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是七点半,朋友还没出现你会如何就此事给自己一个说法呢?

A.我敢肯定一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绊住了他,使他不能准时来这里。

B.这个烂人!!他就不能上心一点吗?

实验结果是,选B的人数明显多于选A的人数。

在基本归因错误的驱使之下,我们对人的评价会出现经常性的失之偏颇。就像你对你的那位朋友的评价,就像观察者对学生的评价。

第二,我们总是很容易地将他人固定在某种本质上。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如果我们给一个人贴上坏人这样的标签之后,也就是说将这个人定性为坏人。即使这个坏人做了好事儿,我们也会更愿意相信是情境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我们给一个人贴上冷漠的标签,即使ta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我们更愿意相信ta这样做是为了得到金钱的回报,虽然确实有可能是这样,但也可能ta原本就不是那么冷漠的人。如果我们给ta贴上性情温和的标签,ta做了一件坏事,我们也更愿意相信这是情境因素作用的结果。ta随便对人大喊大叫不是因为ta本性粗鲁,我们会自己给ta找原因,我们会想是不是ta最近压力太大了,需要发泄一下?我们大多数就是这样快速评价一个人,然后不断地自圆其说。这种认知习惯驱使我们将人固定在某种不可变的本质上。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人,这一结论在我们心里面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因为在贴完标签后,我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验证、解释、强化标签,对自己当初贴出的标签进行自圆其说。是不是突然发现自己怎么这么厉害?宝宝们,是不是毕竟自己当年犯错的时候也没有找这么多的借口为自己开脱呢?没办法,要知道人的潜力是无穷的,谁知道它什么时候迸发出来?

综上所述,“贴标签”这一行为的完整过程就是:首先,我们在忽略“情景因素”的情况下,草率的给别人贴上标签;然后,我们内心对标签不断地进行强化;最后,在无意(也可能是有意)中对自己和其他人产生影响。

“标签君”为啥频频出现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希望被其他人贴上一个标签,即使是好标签。但是,我们却经常给别人“贴标签”,例如:某个同事比较热情,某个同学没有礼貌。我们真的是将孔老夫子的话当做耳旁风了!(毕竟老夫子曾经说过,“子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我们为什么这样热衷于给他人“贴标签”呢?并且,最重要的是,贴的时候好像还不太谨慎。那就让我们细数一下我们喜欢给他人“贴标签”的原因。

一个字:“懒”

对,你们没有看错,就是“懒”。是不是感觉很不可相信?木有关系,我们来找一个栗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2支钢笔,一支红色的,另一支是绿色的,我们第一次用的时候肯定不知道那支好用呀,但是,只要给其中一支贴上好用的标签,我们下次用的时候是不马上就知道要用哪支了?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标签,我们可以节约多少时间,生活也因此变得更美好了。所以我们很聪明地也给人贴上了标签,下次再见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是应该给ta一个拥抱了,还是要请ta吃顿拳头。标签这么便利的东西,不用白不用,谁让我们都是认知吝啬鬼呢?(认知吝啬鬼就是指经常依赖简单有效的策略评估信息并作出决策的个体哦!)当我们看到有事件发生的时候并不会自觉的记下所有的信息,只会记住提炼后的信息,人性本懒。

两个字:“需求”

我们每天要见辣么多辣么多的人,其中大部分的人我们可能都不会见第二次,但是我们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会给他们贴几个标签,在实际上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不重要,那为什么我们会下意识地给他人贴一个标签呢?那是因为给他人贴标签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我们心里比较舒服。毕竟,如果有一个人在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但我们自己对这个人却完全没有印象,那这就太恐怖了吧!白岩松曾经也说过,想象中的恐惧、未知才是最大的恐惧。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我们通过对他人信息的一种梳理和归档来给予自己一种安全感,就像“不管我是不是搞错了,但起码ta在我脑海里有一个大致印象”。我们通过标签对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进行这种初步的归档,这样的方法让我们拥有了一种对外部世界的可控性,内心自然而然就会好受许多。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三个字:“便利性”

给他人“贴标签”在很大程度上也方便了人们交流。不难发现,人们给他人所贴的标签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比如在性格方面人们通常会用“木讷”、“开朗”、“阳光”;在反应社会地位和财富方面人们多用“土豪”、“清贫”;在反应教育方面,最具特色的有“女博士”、“理工男”(绝无冒犯的意思‘狗头保命’);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标签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是保命要紧。人终究是要生活在人群当中的,在平时的交流中这些由来已久或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造出来的标签,在社会中频繁使用,使得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能更方便交流,为交流提供“共同语言”,毕竟人们对大部分的标签都拥有相同的理解,例如“李佳琦”之于“勤奋”,“朱丹”之于“健忘”、“鲁豫”之于“有怀疑精神”等等

可恶的“标签君”

我们如此热衷于给他人“贴标签”,但我们真正了解这样做的后果吗?给个体“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标定的方向行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贴标签”会给人形成一种情景暗示。如果一个孩子,只是因为小时候的偶然一次错误,从此贴上了“小偷”的标签,那么他长大以后,变成小偷的概率会提升很多。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罗森汉恩博士在1972年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假病人实验”。所谓的“假病人实验”就是由8位“演员”共同出演的一部连续剧。这8位“演员”的真实身份分别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一位家庭主妇(划重点:他们都不是精神病),这位大佬让这8位“演员”进入一家精神病医院,告诉那里的医生:“自己幻听”。这8位“演员”在与医生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完全正常,他们平时是什么样的当时就是什么样的,并且给这些医生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当然除了他们的姓名和职业)。结果,这8位“演员”中有7位被诊断为狂躁抑郁症(是不是感觉很震惊?没关系,我比你们更震惊,之前我还一度以为是自己弄错了),并且这8位“演员”都被关入了精神病院。被关入精神病医院后,这8位“演员”的所有行为都表现正常,同时也不再幻听了,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精神类疾病的症状,看起来也不像精神疾病患者,但是没有一位医护人员识破他们是“假病人”。当这8位“演员”要求出院的时候,医护人员都认为这8个人的“妄想症”(其实就是觉得他们病情加重了,都开始妄想自己没病了)加剧了。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在上述实验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医护人员对这几位“演员”的诊断都是错误的,那难不成是这家医院有问题?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其实,大佬在实验中已经告诉我们了,是“贴标签”。在一开始的时候,医护人员为这8位“演员”诊断,确诊他们患有精神类疾病,那么他们进入医院后的一切行为都会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之后,平时看起来很平常的行为,在医护人员眼里就会变得有些反常。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演员”没有问题,医护人员也没问题,出问题的是医护人员一开始为“演员”所贴的标签。在标签的作用下,医护人员错将“演员”诊断为“精神类疾病患者”。

在大佬的实验中,“演员”被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在医护人员的眼中这些“演员”任何的言谈举止都会有“精神病”的影子,所以在他们的眼中这8位“演员”就是病人。如果这不是一场实验,而是真实发生的事实,那么长久下来这8位“演员”很可能就会自我怀疑,最终成为真正的“精神病”。这整个过程,完整地体现了“标签效应”,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的内容相一致,给个体“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标定的方向行动。没有标签,个体可能会尝试对事物做深入地探究,从许多不同的方面来认识它,而这更有助于理解和解决问题。但如果一个人只用头脑中浮现出的第一个词给他人贴上标签,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大概率就永远停留在标签这里了。

青春 “思享” 课 ④  滚蛋吧!“ 标签君 ”

滚蛋吧,“标签君”

人最大的修养,是知人不评人。虽然我们可能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知人不“定”人。用一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就可以解释何为知人不“定”人。我们都遇到过打喷嚏不捂鼻子的人,在当时,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个人有点粗俗,但是,眼睛看到的很有可能就是冰山的一角。要清楚,当时对这个人的判断有可能只是一种猜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我们不能就这么武断地将这个人和粗俗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不“定”人。随意给他人贴上标签的行为,就是将人“定”在标签上。这些标签就像是我们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一旦养成以单一的角度、僵化的思维去判断评价一个人的习惯,就很容易产生对某个人或行为上的“偏见”。

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生活中多去设身处地的了解别人尤其是亲密的人,不轻易给别人“贴标签”,也是一种善良。不过,最理性的状态莫过于是没有标签,我们与他人的接触从相识到相知都不应被标签所束缚,应该让标签君滚得越远越好。正如《不要让标签来告诉我们是谁》中所说:“人类不应该像超市的货物一样被贴标签,DNA不能被食药局控管,我们应该要自由,只有在把标签全部撕下来,摒弃掉渺小的生活和想法之后,我们才能够看清楚自己和别人,真正的样子。”

另外,面对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尤其是负面标签,不要太在意。你要知道“贴标签”这一行为是别人的事儿,与我们自己无关,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把握好自己,认识到自己是谁,不要轻而易举地就被他人的标签所影响。走自己的路就好,滚蛋吧,“标签君”!

“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行在郴州启动 11月第一天就打“虎”!三亚已有两任市委书记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