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年了,谢谢国家还记得我们”
第一次上战场,张黎年仅16岁。当年,她随67军政治部文工团初次入朝作战,就遇上了艰苦卓绝的十字架山战斗。那是停火前最后的战斗,轰鸣不断的炮火、令人窒息的机枪声和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让她至今难忘。
“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昨日在北京向公众开放。展览中,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那场战斗,照片只有一句说明:志愿军第67军某部攻克敌军吹嘘的“京畿堡垒”十字架山。张黎老人胸前挂着一枚纪念章,一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她盯着照片久久不语。峥嵘岁月再回首,83岁的张黎有些动容:“70年了,谢谢国家还记得我们。”
那是英雄的时代。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共18个师跨过鸭绿江。这是一支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凝聚起来的队伍——他们经历过革命战争的硝烟,深知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不惜一切代价捍卫祖国的独立与尊严。
一台老旧的发报机静静躺在展柜里,这是一台跟随志愿军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上甘岭、天德山等战役的功勋发报机。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一个军装备的无线通讯机只有69部,有线电话机375部。这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同类装备的5%和34%,其它武器装备更加悬殊。毛主席曾用诗意的语言总结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
70年前,李坚的父亲大学毕业不久便入朝作战,在弹药运输部做数据分析工作。他在炮弹下入党,3年后回国参加经济建设。在她的记忆中,父亲常带儿女看《上甘岭》《英雄儿女》,给他们讲志愿军的故事,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叫保家卫国。
李坚说,“政治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是父亲的口头禅。一件卡其色大衣伴随他多年,即使在一些重要场合,他也从未穿过当时流行的呢子大衣。那时,在国家经济部门工作的父亲经常带她到农村调研。“穿呢子大衣,怎么坐到农民炕头上陪他们算账?”1981年,已经在工厂工作6年的李坚考上大学,又在人民大学研读统计专业,后来完成了很多深入实际的调查报告。她对记者说:“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传承。”
看过展览后,90后女孩孙丹丹告诉记者,这段历史离她相对遥远,但对英雄的崇敬不会随时间淡化。对她来说,“最可爱的人”不单单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抗疫中的医护工作者也是。“总之,在各个岗位上对国家有一份责任心的工作者都是最可爱的人。”
栏目主编:樊江洪文字编辑:肖彤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