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燕绥:近几年我国养老理财产品和养老服务设施发展非常快
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老人节”。
这是我国第八个“老人节”,与此同时,中国自2000年左右进入老龄社会,已经20年了,老龄化形势日益受到关注。据民政部有关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当前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如何?与传统的养老相比,当前或者未来的养老出现了哪些新需求?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去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养老问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
养老问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受访者供图
贝壳财经:在你看来,近几年,中国老龄化发生的较大变化是什么?
杨燕绥:第一个变化,在最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时,我们对此有些忽略,可能5年前,有人还认为老龄化是危言耸听,但现在从国务院、地方政府到社会方方面面,都意识到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
第二个变化,从2016年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开始逐渐形成,从教育、经济发展、养老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变革等各方面都有所变化。
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养老理财产品和养老服务设施,近几年发展非常快,从一开始找不到路径,到现在找到路径进入,探讨后期的盈利模式问题,“买得起”的问题等等。
贝壳财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杨燕绥:第一个问题是未富先老。2000年左右中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社会,人均GDP才800美元,现在我们即将逼近深度老龄社会,人均GDP才刚刚1万美元,而且分配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也有不少。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大多数中低收入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医养服务等都要考虑大量的中产阶级和低收入人群能不能买得起。
对此,可以充分发挥我们国家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很好地发展社会服务、充分利用PPP等模式,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否则我们这关很“难”度过。
第二,区分银发经济和银色经济两个概念。银发经济是已经老了退休的人,这代人又面临独子空巢问题,我们要想用什么样的服务能让他们安稳地度过老年。
而银色经济是指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年轻人要思考如何对待这样一个长寿时代。
对于前者来说,我们要迅速地弥补漏洞,养老服务尽可能低成本,让大家买得起。
对于后者来说,从16岁到55岁或60岁,这些还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要做好对现在老龄社会下的经济常态的认识。年轻人的负担日益加重,随着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大家都等着政府养,政府去找年轻人要税,这是不太可能的。
面对未来长寿时代,从银色经济的角度来看,人们在年轻的时候,要用人力资本拉动国家经济,给自己积累丰厚的财富,从而形成良好的养老资产结构,等到老年时,既能颐养天年又能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可能还能为年轻人的人力资本买单。
进而形成了我们未来应对长寿时代的战略,两个人口红利,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是科技推动,老年人口红利是用良好的资产结构消费拉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更好地做好深度老龄社会来临前的准备工作。
贝壳财经:对于银色经济来说,如果有效利用人口红利的话,不得不再次提到延迟退休?
杨燕绥:年轻人口的人力资本主要是三方面,身体健康、良好的学历和知识结构,很好的合作精神。在这个基础下,未来除了公务员岗位,国家可考虑不再去规定个人到什么时间必须退休。
而且多工作一年,你的财富(养老金)就会增加一笔,形成的养老资产量就会大一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胡萌编辑赵泽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