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吹响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冲锋号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随着冬季采暖期的临近,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项任务指标都要如期交账”。10月2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刘大山介绍说,按照省政府总体安排,省大气办已印发各市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清单,明确攻坚重点和具体要求。总的来讲攻坚任务可概括为“4+1+1”,即: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调整、太原及周边“1+30”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
必须承认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看得见的成绩。截至10月19日,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9%,同比改善9.6个百分点,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基础。
然而,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现在已经进入秋冬季,静稳、逆温等不利天气条件多发,加之我省产业结构偏重工、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同时位于盆地等多因素叠加,容易出现重污染过程,导致空气质量反弹。
刘大山表示,大气污染防治不容有丝毫乐观和懈怠,只有咬定目标、迎难而上,一微克一微克抠,一天一天争取,以更大的努力,坚决完成目标任务。
如何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呢?刘大山介绍,针对今年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推进会,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也已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全面推进焦化产业园区化、链条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今年省政府还将继续推进焦化产能压减,特别是要求太原及周边“1+30”区域的重点县(市、区)力争全部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焦炉。组织实施焦炉无组织排放监控系统建设,实施重污染行业深度治理,在全省燃煤火电机组已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的基础上,年底前推动24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加大排查力度,做到“动态清零”。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今年再推进50余家建成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
持续实施散煤清洁替代。截至9月底,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1.47万户,预计今年可完成137万户,届时全省将累计完成近500万户清洁取暖改造,按照户均4吨左右耗煤量测算,将累计减少散煤近2000万吨,减排SO2排放总量近30万吨,有效缓解冬季散煤污染。强化“禁煤区”建设,推动全省所有县(市)建成区在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划定。
大力推动运输结构绿色化。加快机动车结构升级,2020年底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53550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11个设区市建成区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在年底前基本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大力推进“公转铁”,推动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206家大型工矿企业修建完善铁路专用线,确保2020年全省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2亿吨。加大油品质量检测,实现加油站(点)抽检车用汽柴油全覆盖。严格落实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对已经注销和已经报废的机动车,加强路面查处。
提升扬尘管控水平。继续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持续加强扬尘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严格落实工地扬尘管控围挡、苫盖、清洗、硬化、渣土车密闭、湿法作业6个100%,切实通过综合措施将全省的降尘量控制在9吨/月·平方公里。全面加强秸秆禁烧管控,严禁燃煤旺火和露天焚烧垃圾,全省范围严格实施烟花爆竹禁放措施。
强化太原及周边“1+30”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省空气污染最严重的设区市和排名倒数前10位的县(市、区)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这一区域工业集聚度高,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大,是我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10月17日,太原及周边“1+30”区域秋冬防联防联控推进会上明确,进一步强化这一区域的联防联控协同减排,同向发力,共治共享,以太原及周边“1+30”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带动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另外,省工信厅与省生态环境厅已经联合印发《关于2020—2021年秋冬季实施错峰生产的通知》,从11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将对全省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砖瓦、耐火、陶瓷、石灰、水泥熟料及粉磨站)、铸造等重点涉气行业企业(或工序),通过采取生产调控措施,实施错峰生产。(张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