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美援朝保卫和平
“东木(同志),边机以梭(有飞机吗)?”1950年10月,首批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战士遇到朝鲜人民军,被问的第一句话经常是“有没有飞机参战”。
刚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造不出飞机,志愿军主要靠步兵加少量炮兵作战。而美军投入到战场的有飞机约1200架、各型舰艇300余艘、坦克1000余辆,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志愿军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以劣势装备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
两年零9个月后,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毛主席用诗意的语言总结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
松骨峰,主峰标高288.7米,位于朝鲜价川以南,是军隅里通往平壤公路的咽喉。1950年11月30日拂晓,38军112师335团一营三连经过一夜急行军刚刚抢占这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看到美国陆军第八集团军第二步兵师的汽车、坦克和步兵蜂拥而来。
三连为了及时赶到松骨峰,只携带了步枪、机枪、手榴弹以及少量爆破筒和炸药包。美军出动上百架次飞机,对志愿军阵地进行轰炸。炸弹、汽油弹、燃烧弹倾泻到山头上,松骨峰瞬间一片火海,黄土变成了黑土,石头炸成了粉末。然而,轰炸过后,当美国士兵去抢占阵地时,志愿军战士又从壕沟里爬起来射击、刺杀。
“毫不怕死,完全向前冲,是战士们的英雄气概顶住了敌人的一次次疯狂进攻。”今年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时任335团二营政治教导员刘成斋讲述当时的场景。
一发汽油弹落在战士邢玉堂跟前。他被一团大火吞没,抱着枪连打数滚,大火不灭,索性冲向敌阵,刺倒几个惊慌失措的敌人后,死死抱住一个敌人的脖子,滚下山去,用身上的火焰把敌人活活烧死。
指导员杨少成子弹打光了,端着刺刀冲向敌人。一个敌人抱住他的腰,他用手榴弹猛砸对方脑瓜。又有六七个敌人围上来,他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至下午1时,仅剩7名战士的三连,仍坚守阵地,让数千名美军6小时未能前进。最近的时候,被围美军已经能够看到北上前来救援的骑一师坦克上的白色星徽,但就是这短短的几百米却冲不过去。
作家魏巍在战斗结束后,来到三连阵地,看到了一生中最难忘的画面。他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写下:“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
“美国佬有两个长处,装备好、有制空权,貌似强大、内里空虚,钢多气不足,怕近战、怕夜战、怕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2岁高龄的志愿军一级英雄李延年说,我们胜利靠的就是保家卫国的一口气,一股不服输、视死如归的英雄气。
1951年10月,李延年担任志愿军某营7连指导员。该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反击。“我们攻击时,发现敌人每隔3分钟左右就会打一轮炮。掌握这个规律后,我们就利用这个间隙慢慢摸了上去,修坑道、避弹洞,与敌人一夜激战,夺回了高地。”
敌人组织反扑,一轮一轮压向我军阵地。连队的机关枪打得无法连发,步话机也被打烂,后方指挥所无法知晓他们的情况。李延年被一枚炮弹碎片击伤,鲜血渗透衣背,仍然一边组织官兵在前沿阵地收集弹药,一边高喊“我们是硬骨头,能攻上来,就能守得住”,顶住了敌人多次反扑。
“美军自称实力最强,我们就不信这个邪!”李延年说,“打好这一仗,要为祖国人民立功,我们没感觉怕死,就这样打到最后,我们胜利了。”
张桃芳,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被誉为志愿军“狙击王”。
然而,张桃芳从来都没能使用过真正的狙击步枪。他的武器是一支连光学瞄准镜都没有的老式步骑枪——学名M1944式莫辛-纳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战士们管它叫“水连珠”。
莫辛-纳甘是非自动步骑枪,每扣一次扳机,都要再拉一次枪栓,才能再打。加上枪管较短,子弹的散布面较大,后坐力大,很难精准命中目标。
22岁的张桃芳刚走上狙击阵地时,两个敌人在距他不到100米的地方走动,他连打12枪,连敌人的衣角都没擦到。
装备差,杀不了敌?时值隆冬,气温常常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张桃芳从凌晨开始,就趴在战壕里苦练击发动作,冷霜覆盖全身,寒气让眉毛变白,棉衣布面结了一层薄冰。他还用破布装土做成沙袋,绑在前臂上练习臂力,反复琢磨步枪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慢慢地,他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上山的怎么打,下山的怎么打,跑得快的怎么打,跑得慢的又怎么打。
1953年2月,他用250发子弹歼灭了71个敌人,并且第一个在团里突破百名大关,被授予“百名狙击手”称号。他还在一天内击毙了两个800米开外的敌人,创下最远射杀纪录,这几乎是“水连珠”的射程极限。
一杆老枪,是一种精神的写照。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馆主任李延林告诉记者:“之前有的敌人仗着炮火优势,常在阵地上大摇大摆走来走去。神枪手则令他们闻风丧胆,不仅压制了对方的火力,更打掉了敌人的威风。”
亲历朝鲜战场的美国军事历史学家贝文·亚历山大在题为《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写道: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美军指挥官克拉克在回忆录里称中国军队有“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70年过去,脱胎于松骨峰战斗的中部战区第81集团军某旅“松骨峰特功连”,从一支摩托化部队到机械化部队,再到如今变成信息化部队。连长董全丰带领连队辗转太行山和朱日和的各大演训场,住帐篷、打地铺,吃住全靠自我保障,在长时间的野营驻训中磨砺实战化水平,“武器装备改善了,精气神不能丢,过去我们连以气胜钢,现在钢多气盈骨更硬”。(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兰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