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金融街论坛:他们如何看待金融市场开放与资管竞合变局
10月22日,2020金融街论坛举行“金融市场开放与资管竞合变局”平行论坛,中国银保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等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围绕金融市场开放与资管竞合变局展开讨论。
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有什么特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血液,金融对外开放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在畅通国内循环的同时,更要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规则、规制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连接起来,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中国正在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实施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将成为其中关键一环。金融开放将更有力地畅通内循环,金融开放也将更高效地联通外循环。
景顺集团总裁兼CEO Martin L.Flanagan:今年中国承诺进一步向全球资金管理公司开放资本市场,允许百分之百外资所有权,放宽部分外国投资者的配额制度以及大湾区的建立,为全球公司创造更多机会,这将是中国整体金融市场得以持续发展并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如何看待资管市场现状?
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2018年出台资管新规把资管行业带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两年以来,规范治理的成效非常显著,近几年直接融资、权益融资快速发展等背景决定,资管行业必将有一个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中国银保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行银行原行长杨凯生:目前,在大资管口径下,我国的资管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1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单一资管市场,并且仍然处于一个高速发展之中,目前市场的增长速度还是超过了10%。这些情况表明,只要坚持走好转型发展、合规发展的道路,我国的资管市场的成长空间仍然是十分广阔的。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资产管理是中国金融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过去数十年间,资产管理也跟随中国金融开放的脚步,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并以国内利率市场化、居民理财意识萌芽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以商业银行理财为主体,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资管格局。当前,资产管理也已成为金融行业中横跨多市场、多机构、多产品、多资产的重要领域。
未来资管市场发展有哪些要点?
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从中长期看,为奠定资管行业发展更好的基础,应该从微观审慎监管、微观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方面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微观审慎角度第一个要求的是持牌经营,第二点要强化流动性管理,严格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杜绝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资金池运作。此外,还要从严格风险隔离,真实还原计量资本规范产品分级和规范杠杆比例,防范不断关联交易以及简化投资层级,简化产品结构等方面做好微观审慎监管。
中国银保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行银行原行长杨凯生: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形势,我国的资管机构面临着一种新的竞争压力,但这也可以倒逼和促使我们从投研体系、风控体系、公司治理体系等多个角度入手,积极地培育国际化的经营视野,加速提高行业的国际化水平,提升行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把控的能力,这对于我国的资管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资管业务发展的基点是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在这方面我国的资管机构具有重要的本土化优势。只要我们注重吸收海外市场发展的经验,全面提升业务创新的能力,加快推出顺应我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变化的优质的资管产品,那么我国的资管行业必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风险防控仍然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向金融领域扩散,金融扩充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金融安全。这就要求我们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频率的监测体系,加强短期债务套利套汇及衍生交易等跨境资本监管,避免金融风险跨境传染,防止国际监管套利。
我们还将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特别是与IMF、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合作,及时沟通国际金融市场运行态势和潜在风险、发展趋势,促进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针对金融领域存在的新风险,将建立常态化与临时性相结合的合作应对机制,提升跨境监管成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李云琦编辑王进雨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