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文路上,“前浪”“后浪”一起奔涌
来源:重庆发布
水文
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有群特殊的水文人
他们扎根守护在水文第一线
书写一个又一个传奇
时光荏苒
一代又一代的水文人
承载了同一种责任
也彰显着同一种精神
让我们通过“水文精神传承”系列视频
一起走进水文人的精神世界吧!
为了一次洪峰测量通宵达旦、为了一次强降水湿透衣衫……像吴涛、谢仕红一样的水文人都在自己的前辈身上见过这样的“水文精神”。尽管这些默默奉献的水文前辈们早已青春不再,可他们在后继的水文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他们视为了前进的榜样。
“他”是前辈是同事更是榜样
提到谢洪恩,重庆水文人无人不晓。他是水文行业有名的技术专家,曾多次代表四川水文总站到流域机构、水利部参加资料汇编。为了提升水情预报能力,作为成都水校的老师的他放弃了高校优渥待遇,毅然投身一线水文事业。
吴涛是市水文总站水文监测科科长。30年前,他刚参加工作时,便有幸和谢洪恩同处一个科室,结下了师徒的缘分。他说,谢洪恩是前辈、是同事,更是自己的师父和榜样。
“98洪水”那年,正好是谢洪恩即将退休的年份。当时綦江流域东溪水文站遭受了近50年不遇的大洪水,情况很紧急。吴涛回忆,师父都60岁了,但他没有犹豫,依然在第一时间奔向一线。
洪水测验工作的强度让不少年轻人都有些吃不消,更别说身体不太好的谢洪恩,他完全是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与洪水拼时间。在洪水退去、测量工作告一段落后,大家得空回到住所吃点东西,每人两个馒头,一碗稀饭。在等待上菜过程中,谢洪恩竟坐在凳子上睡着了。
这让看在眼里的吴涛十分震撼,他说,从师父的身上,自己看到了老一辈水文人的奉献,执着。在师父严谨、忘我精神的影响下,30年来,他扎根一线,钻研技术,不断追求测量技术的改进,水文数据的精准严谨。
“他”对数据总是“锱铢必较”
90后的谢仕红是水文“后浪”。2017年,刚刚加入水文队伍两年的她作为重庆水文中坚力量参加了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并在水准测量项目中勇夺全国第一。她说,这份成绩除了自己的勤学苦练,更离不开前辈们的传帮带,尤其是师傅吴涛的付出。
谢仕红和师傅吴涛一起进行水文勘测图:视频截图
谢仕红说,师傅是出了名的“锱铢必较”。在一次缆道测速训练中,谢仕红的秒表突发故障,导致那次测流作废。吴涛严厉批评了她,这让年轻的谢仕红觉得很委屈。她认为秒表发生故障,是谁也没有料到的意外,并不是自己操作上的问题。
看着眼泪哗哗的谢仕红,吴涛语重心长地告诉她:“测流必须确保仪器设备完好。如果这不是比赛,而是实战,洪水来了,仪器仪表故障,有时间修吗?来得及吗?仪器设备故障,必然导致数据空白,水文监测为水文预报、防汛抗旱以及水利工程提供数据服务,所以数据必须严谨再严谨,一点儿都不能出错。不仅测量不能出错,一切准备工作也不能错啊。”
师傅的一席话让谢仕红顿时感到醍醐灌顶,对眼前的恩师更是多了几分理解和敬意。自打那一次“委屈”之后,谢仕红对自己更加的严格,她的耳畔,时刻回响着恩师的叮嘱“严谨,再严谨!”
“每一次洪水必须测到、每一份资料不能丢失”。这是水文人牢记于心的使命,更是水文人的坚守。老一辈水文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去影响、带动着更多的年轻水文人,正如谢洪恩之于吴涛,吴涛之于谢仕红。岁月在变迁,榜样永不缺位,他们燃烧自己、照亮时代,更照亮了年轻水文人前行的路。
公益多一点
整理冰箱和食品储藏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里的食物,并准备好哪些需要先吃、哪些需要后吃。将苹果、香蕉和西红柿与其他易腐烂食品分开存放,有助于保持它们的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