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藏着怎样的故事?丨揭秘

日期:10-14
小提琴奏鸣曲K454贝多芬春天

原标题: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藏着怎样的故事?丨揭秘

北京国际音乐节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音乐会海报。

此次北京国际音乐节上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十部作品,分别由10位华人青年小提琴才俊呈现,按照登台顺序分别是:柳鸣、张润崯、党华莉、陈一歌、林瑞沣、谢昊明、王温迪、苏千寻、余振阳。其中,原本将在首场音乐会登台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蒋益梁,因疫情防控原因无法在本届音乐节登台,由青年小提琴家竺玟佳接替登台。这十位小提琴家全部是“90后”与“00后”,他们有的是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有的是获奖无数的在读学生、有的是学生乐团的年轻首席,年纪最小的只有15岁,最年长的也才刚刚步入而立之年。10月14日这场将演奏的曲目是《D大调第一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 12 No. 1》、《G大调第十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 96》和《F大调第五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24-"春天"》。

此次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绎的贝多芬十套小提琴奏鸣曲全集,一直以来被誉为贝多芬为世人留下小提琴曲目文献中的经典。相较于钢琴奏鸣曲均匀贯穿于贝多芬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之中,小提琴奏鸣曲的前九首写作都集中于1798年至1802年这五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8岁至32岁这一音乐创造力旺盛、个人风格正在成型的重要时期。这些作品一如既往地展现出贝多芬全面研习传统技法、并拓展超越同时代的审美范畴的划时代意味,它们符合古典主义最严整的格式范畴,又显而易见的怀有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新京报揭秘全套小提琴奏鸣曲风格形成过程。

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藏着怎样的故事?丨揭秘

十首奏鸣曲里有贝多芬的性格变化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9首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和2部弥撒曲。而他所创作的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一直以来都是小提琴演奏家们的挚爱,更是成为所有小提琴学习者的必修课。几乎可以说,10首奏鸣曲是按照贝多芬的生命轨迹、性格的变化形成了各自风格,其中,尤以第五号《春天》和第九号《克莱采》最为著名。

1797-1798年间,贝多芬创作了《第一小提琴奏鸣曲, op.12 No1, D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 op.12 No2, A大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 op.12 No3,降E大调》,这是他的第一套小提琴奏鸣曲,三部曲目都是题赠给他当时的老师萨里耶里(Antonio Salieri, 1750-1825)。1798年,贝多芬曾与小提琴大师史邦齐希(Ignaz Schuppanzigh,1776-1830)举行联合音乐会,当时就留有贝多芬担任伴奏演出奏鸣曲的纪录。

那一时期,贝多芬受到莫扎特于1784年发表的《小提琴奏鸣曲K.454》的影响,创作小提琴奏鸣曲的手法也依循着其小提琴奏鸣曲形式作改良,虽然贝多芬早期承袭着莫扎特的创作手法,但其求新求变的创作力正开始萌芽。

“春天奏鸣曲”成第一创作期经典之作

贝多芬的《第四小提琴奏鸣曲,OP.23,A小调》创作于1800年,呈献给富利斯(Morita Von Fries)伯爵。富利斯是当时贵族中著名的音乐爱好者,其府邸沙龙曾是维也纳音乐交流的中心。这首第四号曲问世时,与第五号曲共同编号为23,后来才分开编号。

同一时期,最著名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OP24-春天,F大调》创作于1801年,是贝多芬到维也纳最初十年中的作品,属于他早期稍晚一些时候的创作。这时贝多芬已经31岁,创作技巧已趋成熟,他的个性已基本形成。尽管这首乐曲写于贝多芬早期,但与海顿、莫扎特的真正古典主义音乐相比还是不一样,它充满自信乐观的精神信念,表达了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这首奏鸣曲一共有四个乐章。

实际上1801年,贝多芬的身体已很不健康,耳疾害了好几年一直没有治愈而且日益加剧,这给他带来痛苦。但贝多芬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正如他自己说过的那样:“艺术家是一团火,他是不哭的”,高尚的情操使他写出了充满青春朝气和乐观情绪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OP24-春天,F大调》。这部作品所有4个乐章的主题都具有绚丽、甜美如春光灿烂的气质,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春天奏鸣曲”。

六、七、八号奏鸣曲形成过渡期风格

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六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1,A大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2,C小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3,G大调》完成于1802年,为了献给俄皇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I)所作。

1802年时,贝多芬的耳疾恶化,令他痛苦焦虑不堪,个性更加易怒且不安,所以贝多芬常避开人群,独自一人到郊外散步,将自己置身于自然田野之中,作品《第七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2,C小调》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完成的,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贝多芬的痛苦与挣扎,而《第八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3,G大调》中,则多为感到田园间的优美景致与小动物们灵活跑跳的画面,展现出轻松愉悦的气氛。

当时正是贝多芬第一创作时期与第二创作时期的过渡时期,因此可从本曲中发现一些贝多芬迈入第二创作时期的手法。

“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代表创作进入成熟期

贝多芬的《第九小提琴奏鸣曲,Op.47-克莱采,A大调》是贝多芬于1802年至1803年间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这部作品原本是要献给英国著名小提琴家乔治·布里治陶尔(George Bridgetower 1778–1860)。这位小提琴家于1803年5月24日,在奥加唐剧院(Augarten Theatre)首次演奏了这支曲子。

布里治陶尔在演出前从来没有看过此曲的乐谱,更没有进行过彩排,但他与贝多芬的即兴合作却获得了成功。因为两人愉快的合作,贝多芬准备将此曲献给布里治陶尔。然而,此后贝多芬与布里治陶尔在此后却与同一位女士陷入感情纠葛并产生矛盾,愤怒的贝多芬去掉了最初的题献辞,改为献给当时有名的小提琴家鲁道夫·克莱采。尽管如此,克莱采却认为这部作品难以理解,而从来没有演奏过它。事实上,克莱采与贝多芬仅有一面之缘,而且他并不关心贝多芬的任何作品。

这部《第九小提琴奏鸣曲,Op.47-克莱采,A大调》以其所需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深沉热烈的感情和近四十分钟的演奏时长而闻名。此曲气势恢宏,小提琴技巧高超,无疑是贝多芬的所有小提琴奏鸣曲中最出色的一首,同时也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遭遇生活变故,“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成绝响

1812年,42岁的贝多芬谱写下了他的《第十小提琴奏鸣曲,Op.96,G大调》,为当时著名的法国小提琴家皮埃尔・罗德(Pierre Rode)访问奥地利所作,距离上一部“九号”的完成已有十年之久,也是最后一首小提琴奏鸣曲。

这部作品的诞生恰逢贝多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之时。外部的社会变化是拿破仑入侵并占领了维也纳,更重要的一点是,此时的他正在忍受着身体与内心的挣扎,他的听力变得愈来愈差,这让他往昔觉得快活的音乐、环境以至于各种人际关系顿时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题献给小提琴家罗德的作品,罗德在1812年来到了维也纳,并在演出中留给了贝多芬不错的印象。1812年12月29日,罗德将其首演于洛布科维兹王子(Prince Franz Joseph von Lobkowitz)的维也纳皇宫,当时的罗德三十八岁,钢琴伴奏是四十三岁的鲁道夫大公。在保罗·贝克出版的传记《贝多芬》中提到,鲁道夫是真心钦佩贝多芬才能的一位朋友,所以从来不计较利益方面的付出,在资助贝多芬的三个重要人物(还有拉祖莫夫斯基伯爵和洛布科维兹王子)中,他也是唯一一位直到贝多芬离世兑现全额允诺的资助人。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

1.小提琴作坊网——文献资料

2.参考文章《“克鲁采”并非终点——浅析贝多芬的第十小提琴奏鸣曲(op.96)》

编辑田偲妮校对李立军

格力电器:主导的两份光伏国际标准提案获立项通过 水井坊董事Preeti Arora宣布辞职,任战略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