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怒赞“无健康码通道”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近日,一位网友拍摄于无锡火车站的一张照片获得了数十万次点赞。照片显示,无锡火车站为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无手机、不会操作等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通“无健康码通道”。显然,特殊通道开通获全网怒赞的背后,是公众对技术温度的期待。
近年来,数字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全社会各个领域得以普及。与年轻一代熟练使用新技术享受便利相对应,老年人就医难、买票难、付款难的状况在各地屡屡出现。到了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更多城市相继推出健康码、行程码等数字通行证,由于新技术对防控疫情有益,“码上办事”也日益成为众人的共识,几乎无人能对数字化说“不”。这极大提高了治理效率,却也使那些不善于使用新技术的人群,在乘车、观影、进入小区等诸多现实场景中,感受到不友好、不方便。
也有人指出数字技术的冰冷,但与享受到便利的人群相比,遭遇技术困难的公众毕竟只是少数——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6.7%。可见,一方面是为数不算少的民众并不具备熟练新技术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占比又不高,甚至被戏称为“网络难民”的老年人群体,相当一部分也已经习惯了数字生活。这意味着,那些真的不会用智能手机、社交媒体,也不会刷码操作的人群,成了真正的“容易被数字化遗忘的少数人”。获得便利的“大多数”,很难真正意识到推崇新技术作为解决方案,将人为制造“数字鸿沟”,为另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增加阻碍。
不可否认,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码”上生活有其必要的一面,它的确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但公众对此应有自己的选择权,尤其是对于新技术使用尚存困难的弱势群体,管理者更应设身处地为他们设计备选方案提供便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和情感诉求,无锡的“无健康码通道”才会在短时间内在网上收获巨量点赞,这折射出公众的一种期待: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在防控与温度之间做好平衡。
管理的温度,很多时候并不是奢望。这个假期,家中的老人也曾亲历一件与“码”相关的麻烦事。让他们拿着家人事先网购好的电影票二维码照片,自行到影院机器上完成现场取票,已经不容易,但在随后的“健康码”环节还是出了状况——家乡当地的绿码,并非所在地的绿码,而这在不同的影院遭遇了不同结局。一家影院的检查人员直接认可老人出示的异地绿色健康码,但另一家的检票人员就“铁面无私”,要求老人必须在现场重新申请所在地健康码,否则不予放行。这个场景或许有其象征意义——“铁面无私”的管理属于照章办事,不能算错,但如果“前台”的服务更跨前一步、“后台”的数据共享更通畅一些,管理者留给群众的印象,是不是只有一种“铁面无私”呢?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要看它能做什么,还要看使用者愿意做什么。只有在技术中融入了温度,它才能真正造福人类。据了解,目前除无锡之外,郑州、福州、西安、青岛等地也有了“无健康码通道”或者类似的举措。可见,对于火车站、地铁、机场等方面而言,这样的“新型便民措施”非不能也。只要管理者的眼中看得见弱势者的需求,愿意多想一想、多做一点,“无健康码通道”及其背后的理念,就能够更多出现;与数字化脱节的“少数人”,也能迈出虽慢一些却同样从容的步伐。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谢飞君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