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一”长假无新增本土病例、消费市场加速复苏彰显高效治理能力和强劲内需动起来的中国风景独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0年10月5日,国庆长假第五天,在深圳北至九江G634次高铁列车上,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手拿国旗欢庆国庆。(鲍赣生摄)
10月1日至8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铁路、公路、水路、民航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国庆档电影总票房近40亿元;截至10月7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连续53天无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十一”假期“成绩单”已陆续发布。
今年10月1日,国庆节“巧遇”中秋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最长的公共假期里,人们安心放松地与出行旅游、观看演出、品尝美食、运动健身等假日“保留节目”久别重逢。经历大疫大灾后动起来、忙起来、火起来的中国,显示出强大的治理能力和社会活力。
“这个中秋,吃出了春节团圆饭的感觉”
10月1日清晨,来自五湖四海的9万多名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
湖北武汉,曾作为方舱医院的武汉体育中心恢复开放,“微型马拉松”、2020姚基金慈善赛人气爆棚;
广东广州,全国首个覆盖5G网络的北京路步行街,历时两年改造焕发新颜,国庆假期亮相首日便吸引40多万人次游客;
《我和我的家乡》领跑国庆档票房突破18亿元,《姜子牙》超13亿元,《夺冠》超3.5亿元;
一切正在回归正常——在这个疫情之后的节日里,幸福的味道更浓烈、更醇厚。
“这是‘迟来的春节’。”高铁站候车室里的一家人告诉记者,这感觉就像是春运。车站、景区人山人海的新闻,高速公路、大街小巷堵车的场景……这明明都是过年的标配。以往的烦恼如今变成了“开心的诉说”,“迟到的春运”“热热闹闹真好”等网友留言,表达了人们对疫后经济复苏、国泰民安的欢欣。
老家在东北的李先生,10月1日到家已是凌晨,母亲一声“你终于回来了”,化解了大半年的思念。“这个中秋,吃出了春节团圆饭的感觉。”今年,许多人表示度过了多年来最正式的一个中秋。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假日期间铁路短途旅游、探亲等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全国铁路连续日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09万人次,创疫情发生以来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对于在家中憋了大半年的人们来说,连续8天的假期无疑是今年最好的出游机会。旅游作为消费的主要引擎之一,有关数据在“十一”假期创下新高。
中国银联10月8日信息显示,国庆长假前7天银联网络的交易金额达到2.1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而国庆中秋当日交易金额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15.5%。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等认为,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前提下,电影院线、演出场馆、主题公园等文化场所人气火爆,显示出文化消费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巨大潜力。
每一年,“十一”黄金周都是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外媒报道称,“随着人们挤上火车,做其他许多国家人民仍然只能梦想的一切事情时,这是迄今为止表明中国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最明确信号。”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中国人头攒动的假日消费热潮,构成一道独特风景
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情况下,中国人头攒动的假日消费热潮,构成一道独特风景。多家外媒对中国的“国庆黄金周”进行了报道:“许多国家因新冠疫情仍然采取不同形式的管控措施,而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却可以在国内出游。”
本土疫情得到控制,是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运转的前提。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中国已经连续53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8天长假里,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在4900万辆以上,最高峰值在10月1日,为5301.58万辆,比2019年国庆假期最高值还高出0.85%。虽然出行人数达到数亿规模,但国内没有出现本土疫情。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十一”黄金周,“迟来的春运”,无疑又是一次对防疫能力和治理能力的检验。
故宫长假期间每日接待3万游客,以往最高限量为8万人;八达岭长城长假首日引导1.7万游客有序游览……在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已提升至75%的情况下,大部分景区推出“限量、预约、错峰”措施,既兼顾游客接待量、体验感,又确保防疫安全。
经过8个多月疫情防控考验,常态化防控已内化为游客、消费者、普通个人的认知常识。口罩、消毒湿巾等是出门必备的个人防护物品,提前预约、保持距离等是公共场所个人防护的行为准则。相比去年,今年旅游出行人数减少约三成。显然,经过疫情考验的人们更多了一份消费理性和防疫自觉。
疫情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包括旅游、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和交通运输等在内的服务业。假日经济的火爆,是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的直接体现,是测量中国经济恢复水平的“试金石”。
全球咨询公司德勤负责亚太地区消费产品和零售团队的张天兵表示,中国的经验表明,一旦控制住疫情,消费就会很快反弹。
消费增加的背后是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的提升。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对全国50个城市2万户城镇储户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本季度收入信心指数为49.2%,比上季度上升1.3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的韧性、强劲的内需、消费升级的趋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凸显了经济依赖外循环发展的脆弱性。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必然选择。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至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至8月货物出口累计增速3个指标实现年内首次转正,9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1.5%……国庆前夕发布的这些数据展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态势。
“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的压力测试,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说。
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催熟、催火了不少新业态新模式。“后疫情时代”,生产正在复苏,需求正在拉动,而新业态新模式正加快壮大起来。
经历了疫情,人们的旅游消费观有所改变,“周边游”“康养游”成为新热点。四川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会长安茂成介绍,今年假期前三日,成都住宿业整体收入水平高于去年同期,部分热门景点和市区出现“一房难求”。
在常态化防疫阶段,自驾出行相比公共交通更能满足游客对公共卫生的需求。上海旅游定制从业者高高说,4人至6人的“私家团”也是在此背景下催生的新趋势。携程网相关负责人说,今年租车自驾成为国庆节假期出行潮流,携程租车平台上国庆节假期租车预订量环比增长150%,有超过50%的用户系首次使用。
假日经济的繁荣凸显中国强劲的内需。“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有近9亿劳动力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提升潜力巨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韩永文表示。“中国强劲的内需意味着更强劲的进口需求,这将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英国智库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胡东安说。
还有不到一个月,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如期举行。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背景下,这一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的“如期举办”,让全球企业翘首以待。
默克中国总裁安高博说:“我相信进博会的管理将会是非常完善的,第三届进博会将很好展现中国的高水平疫情防控和中国经济极强的韧性。”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说,中国的高水平开放、中国经济在疫情中展现出的惊人韧性以及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都将为形成新发展格局奠定成功的基础,而进博会就是这样一个感受机遇的窗口,麦德龙将带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品前来赴会。
倡导新风尚,营造良好的“节日生态”
佳节团聚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对于消费者来说,探寻美食、品味美食是美好的假日“打开方式”。不少人感受到,“制止餐饮浪费”正在从全民共识转变为新风时尚。
刚到饭店,山东省莒县的王先生就收到一份《“厉行勤俭节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点餐时,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小份菜、拼盘菜。这顿饭,王先生不仅吃到了更多的菜品,钱也花得更少了。“这是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作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更要争做新风尚的实践者、示范者、传播者。”
在与朋友聚餐后,广州市民黄娟准备将桌上的剩菜打包。为鼓励大家节约粮食,饭店还提供了免费的餐盒。“对于‘吃货’来说,美食绝对不能辜负,但也要量力而行,杜绝浪费。”黄娟说。
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新“食”尚需要大家行动起来。江西省永修县纪委监委联合18个乡(镇、场、企业集团)纪委,打造指尖上的“监督平台”,对党员干部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开展监督。10月4日,一位监督员上传图片,显示某企业集团一名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喜庆事宜。收到问题线索后,集团纪委工作人员迅速核实并对当事人通报批评处理。
今年的“双节”,很多地方在严查“四风”反弹的同时,把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作为监督检查重要内容。湖北省黄石市纪委监委紧盯餐饮浪费行为强化“四风”监督检查,督促市直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公务接待、商务接待以及单位食堂、接待场所管理中存在的餐饮铺张浪费、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
筑牢节日拒腐防变的屏障,监督必须靠前。浙江省德清县纪委监委重点聚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对各大景区、饭店、超市和物业小区等场所进行察访。浙江省海宁市纪委监委邀请媒体对监督检查的全过程进行网络“现场直播”,让网友亲身感受,并实时监督,增强了对节日“四风”问题的震慑。山东省栖霞市纪委监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部门各单位节假日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核查处置有关问题线索。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然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应有的自觉风尚。
祖国好、人团圆,这是家国同梦的欢欣,是最能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动起来的中国,再出发;抖擞精神的中国人,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