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厕所清垃圾,乡村环境大变样——数读河北民生事⑥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改厕所清垃圾,乡村环境大变样
——数读河北民生事⑥
□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
日前,走进邯郸市邱县新鲜庄村,蓝天白云下,绿树掩映中,平整硬化的村道街巷里,看不见垃圾踪影,游园、菜园、公园穿插左右,坑塘景点镶嵌其中。生活环境的变化让村民刘玉琴有了拍照的爱好,手机内存因此常常爆满。
“厕所不怕看,干净着咧!”听说记者要看家里的厕所,刘玉琴一边打开了厕所的门,一边笑着说,“厕所改造之前,别说让你看,俺从城里回来的孙子孙女都不愿意去,现在大变样啦!”
走进刘玉琴家的卫生间,墙壁、地面都铺了白色瓷砖,干净卫生无异味,在水冲马桶旁边,还摆放着洁厕灵、消毒液等清洁用品。
“我也学城里人,每天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刘玉琴介绍,家里之前用的是旱厕,一年需要清理10多次,每次麻烦不说,臭味满院半天不散。改厕之后,8个月的时间才需要清掏一次,只需打个电话抽污车就来到家门口,不到半小时粪污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厕是“细胞工程”,也是头等大事。邱县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头戏,积极探索实施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两收集、两利用”模式,即对生活污水集中收集、二次利用,对厕污集中收集处理、再次利用。他们建设了7个厕所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全县厕所粪污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农村厕污清洁化管控、资源化利用、规范化运行。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十三五”期间,我省通过抓台账完善、抓问题整改、抓模式选择、抓改厕质量、抓长效管护、抓项目资金监管“六抓”推动改厕,实现了进度管控到位、质量管控到位。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改造农村厕所870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9.36%,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明显成效。
村庄干净整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我省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018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深入推进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我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双创双服”20项民心工程,集中力量推动落实。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广大农村既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像城市一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
每天早上6时,邢台市任泽区赵村的保洁员吴根兴,都会准时推着垃圾车出门,按照垃圾类别集中收集垃圾,再由垃圾转运车收集转运。
近年来,任泽区在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全覆盖的基础上,把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类,并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置模式,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倒乱堆问题。
乡村美了,农民笑了。如今,穿行在任泽区的赵村,一条条街道平坦整洁,一个个分类垃圾箱摆放井然,一户户庭院窗明几净,整个村庄环境大变样。
这样美丽的村景,干净整洁的村庄,我省还有许多。“十三五”以来,全省各地着力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问题,全面推广“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完善垃圾收集和转运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垃圾治理。截至目前,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已覆盖47510个村庄,覆盖率达98.8%,年底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全覆盖。
分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越来越多农村告别“污水靠蒸发”。“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纳污坑塘等整治。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建设污水集中处理与分散式治理设施的村庄达2744个,累计完成1232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有35417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村庄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居住环境更加宜居优美。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2480公里农村公路穿村路段硬化,村庄基本实现主街道硬化和公共照明达标。全省累计完成村庄绿化88.7万亩,累计创建美丽庭院882.05万户,4.5万个村完成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三建一改”任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正在成为我省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