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育新机

日期:10-06

原标题:黄河故道育新机

来源:河南日报

鹤壁非遗传承人宋楷战在制作泥咕咕。(郭戈张志嵩摄)

鹤壁非遗传承人宋楷战在制作泥咕咕。(郭戈张志嵩摄)

10月5日,在鹤壁市浚县黎阳故城遗址森林公园项目现场,近百名工人热火朝天推进着水系、微地形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自春季开工以来,该园已完成1500亩景观绿化工程,植树8万多株。

“在全力做好遗址保护基础上,我们依托浚县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了民俗博物馆、曲艺文化园等人文景点,赋予森林公园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浚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申海安说。

浚县古称黎阳,黎阳故城是浚县从西汉至北宋时期城池所在地。该城因黄河而兴,北宋时,黎阳城又毁于黄河水患。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不但地处黄河故道,同时又位于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两条文化长河在这里交织相融,孕育出灿烂的地域文明。

从黎阳故城遗址森林公园向西行进约1公里,即抵达世界文化遗产浚县黎阳仓遗址。近12万平方米的保护区内分布着152座仓窖,一个个巨大的玻璃钢罩将仓城、护城河、漕渠等历史遗迹完整保护。

“自古就有‘黎阳收,固九州’的说法。作为黄河以北、大运河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国家官署粮仓,黎阳仓代表了隋唐时期最先进的粮食储存技术水平,见证了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同时也是展示古代农耕文明的鲜活载体。”浚县文旅局文物科副科长张银波说。

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两大国家战略机遇,今年以来,鹤壁将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围绕大运河、黎阳仓遗址等历史遗存和泥咕咕、民间社火等文化资源谋划实施项目,实现科学保护与传承利用良性发展。

“黄河泥质地细腻、可塑性好,是制作泥咕咕最好的原料。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才能捏出泥咕咕的形和魂。”10月4日,在浚县伾山街道西杨玘屯村,村民宋庆春在视频直播中展示着自己的泥塑技艺。

据《资治通鉴》记载,泥咕咕起源于隋唐时期,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能用嘴吹出“咕咕”声而得名。西杨玘屯村所在地原为黄河故道,当地人至今仍沿袭着选取黄河泥作为泥塑原料的传统。

“黄河泥经晾晒、去除杂质后,再加水和匀,用木棍反复捶打,直至变得柔软细腻、像面团一般,就可以用来捏制泥咕咕了。”宋庆春边说边演示着,不一会儿,一个斑鸠形象的泥咕咕就栩栩如生跃然手上。

从常见的家禽到传说中的瑞兽,从历史人物到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泥咕咕题材多样,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如今,西杨玘屯村拥有泥作坊280多家、线上店铺30多家,还谋划推进着泥塑艺术展馆、泥咕咕千人体验馆、泥咕咕文化研学中心等多个项目,一个以黄河文化为魂的泥塑产业正蓬勃发展。

“当前,我们正在以浚县黄河故道文化、大运河文化、古战场文化等为重点,持续加大对黎阳仓、黎阳故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着力把历史、文化、地域优势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优势。”鹤壁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万学锋表示。(记者郭戈秦川)

她的两名助理也阳性! 鼓励农民工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