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古巴林左旗:土笤帚“扫”出新生活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28日电题:内蒙古巴林左旗:土笤帚“扫”出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魏婧宇
秋日的阳光照在内蒙古巴林左旗的田野里,一排排笤帚苗头顶红彤彤的穗子,在阳光下分外鲜艳。巴林左旗位于科尔沁沙地北部,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适宜笤帚苗种植,目前全旗笤帚苗稳定种植面积35万亩,被称为“中国笤帚苗之乡”。
秋分一过,笤帚苗种植户纷纷到田里开始收苗。巴林左旗隆昌镇隆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志勇在自家20多亩地里忙碌着,看着笤帚苗又长又饱满的穗子,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去年种了笤帚苗新品种,籽粒更饱满,卖到酒厂酿酒每斤能比老品种多3毛钱,一亩地能多收入150元。”
笤帚苗种植是巴林左旗的传统产业,但长期以来都是种植户自留种子,品种单一、原苗产量偏低。近年来,当地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育种试验,引进了具有抗倒伏、长纤维等不同特性的8个新品种。陈志勇家从去年开始种植试验,新品种不仅籽粒更饱满,原苗亩产也比以前增加20多斤,每亩原苗还能增收约100元。通过引进笤帚苗新品种,全旗17637户笤帚苗种植户平均增收近1200元。
收获的笤帚苗逐年增多,陈志勇改变了“边收边卖”的经营思路,做起了“储存原苗”的买卖。2019年秋天,陈志勇与同村5名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贷款和自筹资金,组建了友爱笤帚制品制造专业合作社,存储笤帚苗9.5万斤。“去年收的苗多,市场行情没起来,我们存下来一部分没着急卖,等着啥时候市场价涨起来了再出售。”陈志勇说。
今年9月,笤帚苗开始涨价,平均每斤价格比去年涨了1.2元,友爱笤帚制品制造专业合作社将存储的原苗售出,多收入了11万余元。近日又到了笤帚苗收获期,合作社计划再储存原苗20万斤,预计增收20余万元。
“我们这几乎村村都有笤帚制品合作社和加工厂,笤帚苗全年都有需求,不怕积压。”陈志勇说,“村党支部指导我们分析市场行情,在市场需求大的时候出售原苗,市场需求小的时候我们就留下自己编织笤帚制品。”
秋收时节,青壮年劳力到田里收割笤帚苗,老人们也没闲着。每天清晨,隆昌镇乌兰套海村7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凤彩都会叫上几个老姐妹一起到笤帚手编合作社,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每天能捆扎十几把艺术笤帚,每把手工费是9元,一个月能轻松挣2000多元。”张凤彩一边用彩绳捆扎笤帚一边说,“我们老姐妹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有说有笑,比在家待着强多了。”
巴林左旗组织贫困户参与笤帚制品加工,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笤帚加工技术工人达21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495人,人均年增收1.8万元。
昔日扫地扫炕的土笤帚,经过精深加工衍生出杯刷、保健捶打棒、生肖摆件等十几类创新产品,又通过电商和直播带货成为“土产网红”,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韩国和欧洲。巴林左旗的土笤帚为当地群众“扫”出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