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76城财政收入近六成负增长,这些问题需要警惕了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最近有媒体统计:在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通过对其中176个地市今年前7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统计梳理发现:近六成负增长,20城下滑幅度超过10%。
在176个地市中,有102个负增长,其中有20个城市下滑幅度超过10%,可见地方财政面临的压力之大。
城市财政收入负增长有两种类型两大原因
这些城市公共预算收入出现负增长,主要有两种类型两大原因,既有暂时性原因,也有历史性原因。
一类是处于疫情中心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城市,影响它们的主要是暂时性原因。比如年初疫情中心的襄阳、十堰、荆州和武汉,位居后四位。这些城市负增长的原因众所周知,“封城”或者“准封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外经济活动冻结。随着抗击疫情、经济恢复取得决定性“双胜利”,通过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经济交流等手段,会恢复原有的活力,即“满血复活”,回到原来的位置。
另外一类是一些能源重化产业为主的城市,以及部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城市,也出现负增长,这更多是历史性原因,包括阳泉、鄂尔多斯、吕梁、铁岭等。比如柳州以汽车工业为主,车市行情对当地经济和财政影响大。泉州以纺织鞋帽为主,疫情之下,此类消费也受到较大影响。
后面这一类,主要是历史性的问题。它们结构单一问题的扭转,更需要从长计议,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把经济结构重新调整过来。
非税收入增加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28个城市前7月非税收入增速梳理发现,有19个城市非税收入实现增长,占比达68%;有21个城市非税收入增速高于税收收入增速,占比高达75%。其中,有8个城市的非税收入增速超过了20%。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非税收入,包括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非税收入过高,会增加企业和民众的负担。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分析,部分地方非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原因之一是部分非税收入跟经济关联度不紧密,因此该收入受经济影响小一些。有些地方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比如开展专项检查,带来了相关收入较快增长。另外一些地方则通过增加地方国企上缴利润、变卖资产等方式来增加收入。这些分析一语中的。
比如,今年以来,安徽黄山市财政局通过提高非税收入收缴执行水平、全面采用“非接触式”业务办理模式等举措,1-8月份,黄山市完成非税收入46034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累计完成29010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2%,较上年同期增加9420万元,增长3.36%;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65228万元。
各城市要更加重视“内循环”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
今年前7个月不少地级市财政收入负增长,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有什么样的财政结构。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1998年和2008年。
要增强地方财政实力,目前的机遇就是要抓住“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对策。
此次“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之计。它有两大特点,一是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扩大内需。一般认为,我国内需在GDP中的比重过低,居民收入过低,6亿多人的月收入只在1000元左右。这种情况如得不到改善,要想通过内需持续扩大经济规模是很困难的。
二是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更有力量地融入世界竞争。此次华为芯片断供事件,就说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掌握核心技术,就难以在竞争中稳操胜券。“内循环”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5-10年的卧薪尝胆,在“卡脖子”领域有更多的自有核心技术,在高端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盈利。
从地级市来说,要有自己独有的创新领域,而不能面面俱到,缺乏拳头产品、核心产业。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最近,有媒体报道,从2005年华为公司项目投资落地东莞松山湖以来,15年间,华为创新效应不断释放,覆盖从源头创新到产业落地全链条的“创新森林”在松山湖悄然生长: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及平台加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云集,优质企业不断孵化;30名院士、48个省市创新科研团队、10万名各类创新人才来此筑梦;以华为终端为龙头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如今已发展成数千亿元规模的支柱型产业。
东莞利用位于广州与深圳之间的区位优势,搭建平台,增强创新能力,土地的GDP产出能力不断增强,就说明了此类城市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东莞在轻工业的基础上,高端创新能力也是无可限量的。
三大领域将成中国经济的主战场
通过今年抗击疫情,可看出,三大领域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战场: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健康保障。
各大城市可以在这三者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通过抗击疫情,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健康的重要性。
比如,湖北省的恩施州,虽然制造业不够发达,但是,海拔高,空气好,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方,大都可以发展避暑基地;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大都可以发展避霾基地。好的空气、凉爽的气候将成为独一无二的资源,特别适合老年人养老。
这些生态资源,吸引了对健康保障有兴趣的投资者。今年7月23日,恩施州利川市政府与成都一家公司签订西兰卡普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投资协议。拟投资107亿元,将西兰卡普项目建成华中地区高品质的旅游、康养、度假目的地。
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创新力度,各大中城市积极寻找适合自身优势的产业,才能够缩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与财政差距,让广大民众有好的收入,地方有好的产业,这样,经济面貌才会有焕然一新的机会。
叶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郑亚鹏 SN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