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干兴邦”,抓住数字经济新“基”遇
新基建,实干是关键
【引言】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隆平
从火柴、铁钉,到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旧基建为经济发展提供动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以后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作业模式进行了根本性重塑,使经济增长对人口红利的依赖越来越小,技术能力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技术工人的素质和数量成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比较严峻的问题,在很多技术领域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农业停滞、工业落后,百业待兴。
(要想富,先修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终结“蜀道难”)
为了解决当时紧要的生产、生活问题,国家制定了“一化三改”的政策方针,集中力量推进156项重点工程。投入资金、组织人才,一项一项实现了技术从“无”到“有”的转变,同时将重点放在了基础设施恢复与工业工程建设上。老一代的科技从业者和建设者们硬是通过死磕,一手抓农业,一手抓重工业,磕出了中国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基础。可以说以铁路、钢铁、能源等行业为代表的“旧基建”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强力动能。
(胜利油田、早期的老胜利人跟着钻机走,硬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的石油之路)
5G、云、AI,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成新动能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增速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4.3万亿美元。同时,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我国数字经济占总经济体量的比重已超过35%。
同时,产业发展的需求已经从垂直发展转为横向融合和新价值空间的探索。人民的生活也从日益满足的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列车需要更大的动能来提速。在此基础之上,国家提出了以5G、云、AI为代表技术的“新基建”战略,作为中国数字经济新发展的基础国策,提供更强的发展新动能。
(全场景智慧的智慧城市全景示意图)
从最早的铁路、公路、炼钢炉,到今天的5G基站、云基础设施、大型数据中心,新旧基建的迭代传承了经济发展的升级。面对新基建的“陌生”形式,缺乏国内外标杆经验的指导,各地仍旧争抢先机,广泛布局,新基建的深度决定了科技创新的高度和质量。
从国家层面25万亿资金的投入,到各省市、地方新基建项目的上马,都在传达“要想经济搞得好,基建肯定少不了”的决心。
(国家超算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著名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坐落于此)
构筑新基建,实干是关键
创新技术落地是应用场景,行业价值升级是产业价值。
新的时代形势,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如何将技术攻坚、产业共创、人才培养更好的结合和价值最大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云、AI、5G和大算力中心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刷脸支付、便民政务、智慧交通,已经成为当下智慧生活的新常态。
新基建的核心是基,每一个5G基站、每一个云数据中心、每一个智能门禁、智能摄像头,都是数字经济新万里长城的基砖,而这些砖,则需要实干家们一块一块的堆垒。与建国初期不同的是,虽然经济发展程度高了,成绩大了,但是对实干家的需求却更加的苛刻。以前我们在与生存赛跑,基准线是有和无;现在我们在与时代赛跑,基准线是超越或落后。
(华为助力中国移动在海拔5800米开通的5G基站)
实践是技术最好的练兵场,2020年疫情的控制和稳定,中国已向世界交付了一份实实在在的优质答卷。未来,新基建建设的路向何方,还需要政府、行业、学者等社会各方有智之士共同探讨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