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八角熏制标准不一执法难度大,广西称考虑制定相关标准

日期:09-22
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通知

原标题:硫磺八角熏制标准不一执法难度大,广西称考虑制定相关标准

9月22日,针对新京报此前报道的广西南宁“硫磺八角”事件,广西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成立专项小组,指导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硫磺八角相关问题。15时,南宁市和兴宁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共对“广西高峰天然香料物流中心”内的13家经营户进行检查,共抽检了18批次八角样品,现场查封八角约141吨。

记者调查发现,八角生产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色泽,高峰市场里绝大多数商户都在违规使用硫磺熏制八角,造成八角中硫磺含量超标。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官方人士告诉记者,针对硫磺熏制八角的标准制定问题,该局在2015年就曾上报广西壮族自治区。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八角标准及地方性政策的制定,当地已经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突击查封八角141吨,商家连夜将货物运往冷库

新京报此前报道,位于广西南宁市的高峰天然香料物流中心(下称高峰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八角交易市场,一天出货量高达300吨。长期以来,为了缩短工时、降低成本,大部分商家都使用硫磺熏制八角,而批发商为了逐利,也会采购硫磺八角,并销往各地的饭店、食堂等。

有八角商透露,即使硫磺八角泛滥,但也很少被查。“检查的时候市场会通知,不摆出来就行了。”

9月22日上午,南宁市、兴宁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对高峰市场突击检查,核查是否存在经营户涉嫌违法销售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的八角香料的问题。

高峰市场一名商铺老板告诉新京报记者,21日晚,不少商家连夜将硫磺八角转运至冷库存储,并且将店铺关闭,“放冷库里就没法查了,因为没有摆出来卖”,一些订了硫磺八角货物的商人们也不敢去市场取货。

该商铺老板称,平时一大早就有不少货车前往市场运送八角,但是今天格外冷清,“所有人都不敢拉货上市场,多部门联合查处,来了几十人,很多店里的货都贴了封条。”

截至22日15时,南宁市和兴宁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共对高峰市场内的13家经营户进行了检查,共抽检了18批次八角样品,现场查封八角约141吨。对物流中心内的其他商户的检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硫磺能否用来熏制八角?标准不一

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商家告诉记者,实际上无硫八角的利润更高,但硫磺果因价格、外观、易储存等方面的优势更受市场欢迎,熏制硫磺八角也是无奈之举。

八角商王天(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些年他一直在摸索无硫八角产业化的办法,也曾向政府监管部门求助打击硫磺八角,但均无果,“现在政策上没有标准说明到底多少超标”。

八角到底能否用硫磺作为食品添加剂熏制呢?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曹雁平告诉新京报记者,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使用硫磺熏制八角属于违规,且触及《食品安全法》中“禁止生产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的法条。

但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曾考虑将八角重新纳入食品添加剂中硫磺的使用范围。

新京报记者在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的网站上看到一则资料:申请将香辛料及粉(八角)类扩充为食品添加剂硫磺的使用范围,拟最大使用量为0.15g/kg且仅限用于熏蒸。

9月14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就此事致电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其工作人员表示,该文件表明有个人或企业依托自主实验而提出申请,评估中心进行相关评估后再公开征求意见,“但是不一定批(准),最终由卫健委发布结果公告”。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关于弯曲乳杆菌等24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19年第2号)》(下称《公告》)其附件显示,香辛料及粉(仅限八角)被纳入硫磺的使用范围,且最大使用量为0.15g/kg。

硫磺八角熏制标准不一执法难度大,广西称考虑制定相关标准

《关于弯曲乳杆菌等24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19年第2号)》截图。

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发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中,硫磺通过熏蒸产生的二氧化硫可作为防腐剂使用,且规定香辛料中二氧化硫残留限值不超过0.15g/kg。

但是,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时并未得到执行,一些检测机构对八角中二氧化硫的单项判定仍是“不得检出”。

未公开的抽检标准,八角检验之困

今年9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下发了一则写明“此件不公开”的内部通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加强香料市场执法工作的通知》。

硫磺八角熏制标准不一执法难度大,广西称考虑制定相关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的《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加强香料市场执法工作的通知》。

《通知》称,由于有些市放松使用熏硫手段加工八角,造成许多商户将八角转移到监管力度较轻的市开展熏硫加工。请各市市场监管局加强监管力度,加大监督抽检频次,监督抽检结果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第2号公告:食品添加剂硫磺作为防腐剂,扩大使用范围到“香辛料及粉(仅限八角)”,最大使用量为0.15g/kg(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的标准。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八角依法严厉查处。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官方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由于在二氧化硫限量上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求,这导致执法难度也随之上升,上述《通知》虽然提到明确数值,但仍不能称作为标准,“标准必须是广而告之让从业人员能够参与的,一定是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企业参与制定,然后征求相关人员意见,最后才能形成标准。”

据他介绍,用硫磺熏制八角的现象由来已久,考虑到广西常有的梅雨天气,以及八角不易保存的特殊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腐坏,“(硫磺熏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而如果用新技术烘干,则会导致成本增加,价格也会发生变动。在没有标准强制的情形下,极少有商户愿意这么做。”

该官方人士说,希望通过此次报道,当地政府能有针对八角产业的地方性标准出台,“不然每一年到了八角季,大家都会有这样的顾虑”。

9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八角标准及地方性政策的制定,当地已经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八角作坊寻求产业化转型

往年中国90%的八角产业都在广西,生产技术门槛低,有地就能晒,但现在这一局面正在逐渐改变。

多名八角贸易商告诉记者,除了广西,如今,云南、海南以及东南亚国家也都在发展八角产业,通过嫁接种植技术,可以使八角树的生长周期缩短一半,最快4年就可以结果。

国家林草局八角肉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西林科院副院长李开祥认为,八角是广西的优质生态特色资源,“不能让不良商贩为了蝇头小利而把它给搞坏了。”

对未来的八角产业化发展,李开祥认为,可以采用新型的清洁生产技术,比如集约化机械化烘干来取代传统但低效的阳光直晒加工处理方法,既能规避天气和环境的不利因素,又能做到规模的无硫化生产,保障八角果品食用安全性。

李开祥介绍,硫磺果通常颜色偏黄红,硫磺气味浓,有刺鼻、刺眼感,加工后前期水分含量高,果体完整饱满,质地软。而无硫果颜色为红褐色至褐色,具有天然舒适的芳香味,水分含量低,抓在手里刺感明显,手捞有清脆声响,质地坚硬,蓇葖角开裂明显。

八角出口贸易商李生(化名)告诉记者,近五年他一直在研究八角产业化、系统化的生产模式,延长八角产业链。他认为,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提升,未来硫磺超标八角的市场份额一定会变小,“无硫八角是一样赚钱的,只是原始的生产技术受天气制约大”。

王天也准备明年建设一个无硫加工基地,建大棚,一方面遮风避雨,另一方面不影响太阳晾晒八角,“天气不好就上鼓风设备”。

与李生一样,王天也希望,广西质优的无硫八角能改变大部分出口国外的局面,“希望在市场上大家都能买到”。

新京报记者王瑞文实习生黄可慕宏举

编辑刘倩

校对张彦君

习近平:要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相互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习近平:疫情终将被人类战胜,胜利必将属于世界人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