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风“三连击”后东北地区玉米如何恢复生产农业农村部给出意见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9月10日,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联合出台《东北地区台风灾后玉米恢复生产技术意见》。《意见》指出,目前,东北大部地区玉米已进入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产量基本定形,但灾情易致病虫害加重发生。为此,农业农村部分别在灾后自救、预防病虫害、以及收获期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出台了六项意见,指导玉米灾后恢复生产。
吉林松原倒伏的玉米。受访者供图
《意见》介绍,8月下旬以来,东北地区先后遭受“巴威”“美莎克”“海神”三场台风叠加侵袭,多地出现大风、暴雨天气,部分地区持续阴雨,造成玉米倒伏弯折,田间出现积水。持续阴雨、田间积水、倒伏茎折等灾情容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籽粒脱水变慢、果穗霉变发芽、收获难度加大,造成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
为应对台风暴雨灾害及次生灾害对玉米生产造成的影响,加快抗灾救灾和促进恢复生产,农业农村部在6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首先《意见》指出,应以防内涝、降湿度、保活力为重点,对田间有积水的地块,及时挖沟通渠,通过机械排水或自流排水,抢排田间积水,提高土壤通透性,减少植株浸水时间,保持根系活力,促进恢复生长。
其次,对于不同倒伏情况的玉米,《意见》强调需分类管理。其中,对植株倾斜、未完全倒伏且没有相互叠压的田块,尽量维持现状,依靠自身能力恢复生长。对植株完全倒伏、茎秆未折断的田块,根据实际情况及早垫扶果穗,防止果穗贴地或相互叠压发芽霉变。对植株倒伏严重或茎秆折断无法恢复生长的田块,适时抢收,已经绝产的田块视情况及时抢收秸秆作青贮饲料,减少损失。
同时,为预防病虫害发生,《意见》特别强调,台风和阴雨天气,玉米穗腐病、大斑病容易加重发生,草地贪夜蛾可能进一步扩散,倒伏严重的地块,褐家鼠、黑线仓鼠、大仓鼠等田间害鼠易加重发生,因此需强化病虫害的检测。另一方面,玉米植株受损,生育期往往延迟,增加了遭受低温冷害和早霜的风险,要着力促进玉米早熟。
最后,即便进入到收获期,《意见》也指出仍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一是需改进机具抢收,可配置低收获割台,实施贴地面收获作业,提高倒伏地块果穗收起率,减少收获损失;二是在收获后,对收集的果穗进行人工清选,剔除霉变。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
编辑张树婧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