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行四千步,96岁老兵用另一个爱好,总结出一生的做人做事感悟

日期:09-08

原标题:除了日行四千步,96岁老兵用另一个爱好,总结出一生的做人做事感悟

除了日行四千步,96岁老兵用另一个爱好,总结出一生的做人做事感悟

96岁的抗战老兵鲍奇精神矍铄。

家人说,除了每天要到楼下小区院子里走上三四千步,老人家还有一个日常爱好,就是写字。

写得还不是一般的字帖。“可以说凝炼了父亲戎马一生做人做事的心得感悟!”记者近日在鲍奇家中,看到了这份他家人口中的“特殊字帖”。普通大小的信纸上,一行行棱角分明、清劲洒脱的钢笔字,展现鲍老遵循的为人处世原则。

有对自己的要求,“办事切忌留下后遗症”“胜利顺利的时候就要着想困难的到来;一旦困难来临要沉着气,不要伤心、灰心,要冲过去”;

有与同志的相处之道,“同志之间以尊重人家为先”“以真理团结同志”“同志之间一起工作,有了风险要挺身而出”;

有识才用才的见解,“人才非立竿见影才用,有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需天长地久相待”“近视眼的人是结识不了人才的”……

除了日行四千步,96岁老兵用另一个爱好,总结出一生的做人做事感悟

一字一句,在“练字”中反复打磨。写的是字,传递的是老人历经硝烟战火、始终丹心素裹的英雄本色。曾参加抗击日军“反清乡、反扫荡”战斗、苏中七战七捷战斗、孟良崮战斗、淮海战役、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解放东南沿海、抗美援朝战争等的鲍奇,在2015年作为抗战老兵,挂满军功章,乘坐阅兵车,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经过天安门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没有忘记我们,人民没有忘记我们。”

“八一三”日本人侵略上海时,鲍奇正在读初中。经中共地下党员老师的引导,他瞒着家人来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老人笑着回忆:“上海解放时,我回到家里,邻居相见不相识,喊着有个当兵的来了。走进家门一看,还供着自己的牌位。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家里人都以为我不在人世了。”

左一为鲍奇

左一为鲍奇

无法与家里保持联系,还因为当时鲍奇承担着“特殊任务”。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他被安排做文书,后来又到了机要科从事机要工作,负责翻译密码电报。担任部门领导之后,鲍奇又专门负责在团部收发与陈毅、粟裕等领导同志往来的电报。长期战斗在密码通信战线,他与外界断绝联系,默默无闻。

1950年11月,鲍奇随志愿军第九兵团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美军作战时,任务异常艰巨,埋伏的志愿军战士很多被冻伤冻死。面对致命的严寒酷冷,鲍奇24小时不休息,密码随到随译,准确无误,一道道作战命令从指挥中枢及时传达到作战一线。1952年,他作为志愿军代表参加了归国报告团,到北京天安门观礼,并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经历枪林弹雨,走出艰苦磨难,当这位英雄再一次经过天安门城楼,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他感慨万千、心潮翻涌。“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更代表无数为国捐躯的战友。他们浴血沙场、舍生忘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也留下了激励后世子孙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

这些年来,鲍奇也始终不忘自己的“抗战老兵”身份,为了讲好故事、让更多青年一代明白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他写下了一幅幅“人生字帖”与大家共勉,希望通过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启迪后人、赋予力量。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曹飞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编辑:项建英

第四届中华藏书文化论坛关注“典籍如何走进大众生活” “香港众志”未开审已解散 香港高院撤销黄之锋司法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