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二〇二〇年获奖名单公布 96岁王振义摘“生命科学奖”

日期:09-07
王振义数学

原标题:未来科学大奖二〇二〇年获奖名单公布 96岁王振义摘“生命科学奖”

来源:解放日报

昨天,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在北京公布了2020年获奖名单。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摘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获得“物质科学奖”;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96岁高龄的王振义目前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多年来他坚持每周四现场查房,解决疑难病例。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连线时,他感慨地说:“我96岁了,你们为什么不奖励年轻的人呢?我的方法只能治疗一种急性白血病,我非常难过。”他还提到,现在不是鼓励有理想的年轻人苦苦工作几十年,而是看他发表的“高级论文”有多少,“其实我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发表在中等杂志上,不是最高级的杂志”。

此次“生命科学奖”授予张亭栋和王振义,是为奖励他们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了决定性贡献。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使APL治愈率达到90%。几千年来,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曾被试用于多种不同的疾病,但其疗效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可重复的和公认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张亭栋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确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APL。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和同事们首次在病人体内证明全反式维甲酸对APL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使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领域中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但材料强度提高的同时会丧失塑性和导电性,如何克服这个矛盾,成为国际材料领域几十年来一个重大科学难题。“物质科学奖”获得者卢柯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了两种新型纳米结构可以提高铜金属材料的强度,而不损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导电性,在金属材料强化原理上取得重大突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彭实戈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领域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是国内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大中华区取得杰出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审体系主要参考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著名奖项,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机构推荐。

韩媒:三星将于11月底关闭在中国唯一一座电视工厂 一年间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新开8所学校 补上缺口 集聚更多高层次教育资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