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 为何如此重要?

日期:09-01

原标题:【解局】这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为何如此重要?

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岛叔看来,这次会议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西藏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的纲领。

8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图源:新华社)

8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图源:新华社)

既然是“治”,首先得确定思想和方略。

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每到西藏发展的关键时期,都会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并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这样“高规格”的待遇,更令西藏备受瞩目。

从1980年开始,先后有7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第一次和第二次是以中央书记处名义召开的,从第三次开始改为以党中央名义召开。

与前六次会议相比,第七次会议的特色就是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即十个“必须”: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

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

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

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

这十个“必须”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得来。细心对比不难发现,十个“必须”既强调了战略思想、重要原则,也强调了具体着手的几大块工作。这是根据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习近平说,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8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图源:新华社)

8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图源:新华社)

所谓“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对中国而言,西藏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西藏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公里,分别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公里。历史上,西藏就是中国与南亚各国商贸、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和枢纽。

阿里地区的一山一湖——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被藏传佛教、苯教、印度教和古耆那教奉为“神山”“圣湖”,每年都有大批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香客朝拜。

青藏铁路已经延伸至日喀则,为修建跨国铁路做好了铺垫,中尼铁路日喀则至吉隆段、中印铁路日喀则至亚东段正在推进,川藏、滇藏铁路也在建设中,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正在推进,一旦能源网架建设成熟,以后清洁能源可以经日喀则通入尼泊尔,实现南亚的能源互补。

更令人关注的,是西藏的边境问题。其中,中印两国1000多公里的漫长边境,西藏就占了大半。但这些年,中印边境并不太平。

2017年6月,中印在洞朗地区发生对峙。2020年6月,中印前线人员在加勒万河谷发生肢体冲突,印方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最新情况是,8月31日,印军在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线占控,公然挑衅,造成边境局势紧张。

边境上的冲突甚至边民间的生活水平高下,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七次会议提出,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提出四个“确保”——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在稳定、发展、生态三件大事之外,对“边境”“边防”的强调,意味着把守边固边兴边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所以,西藏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西藏双湖亚阿木管护站工作人员在巡逻(图源:新华社)

西藏双湖亚阿木管护站工作人员在巡逻(图源:新华社)

结合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无论从哪个维度来讲,稳定都居于核心地位。

近些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8月24日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围绕西藏问题,西方反华势力继续大做文章,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拿西藏问题说事。在边境问题上,印度也屡屡挑事。

面对新风险新挑战,稳藏的意义更为凸显。七次会议给出了方案,简言之,就是既“管脑子”,又要“管肚子”。一个是思想人心的问题,一个是发展兴藏的问题。

习近平说,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

在通稿中,这部分重点就是阐释怎样凝聚人心、加强认同。包括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学校思政课和爱国主义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西藏民众普遍信教的现实,习近平还提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问题,等等。

也就是说,要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只有把“管脑子”做好,才能会发展、能致富、保稳定,遇事不糊涂、关键时刻起作用。

至于发展兴藏,重点是高质量发展。

其一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提出“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建项目,稳就业,强基础,建设“团结线、幸福路”等。其二是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这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虽然发展未必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如果没有发展这个前提,问题就无从解决。

西藏山南隆子县隆子镇忙措村的农民(图源:新华社)

西藏山南隆子县隆子镇忙措村的农民(图源:新华社)

有首歌唱道:“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在西藏,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兹事体大,有时还复杂敏感。

习近平说:“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交往交流交融、依法管理、中国化等概念被一再提及。

随着反分裂斗争纵深开展,西藏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9.7%。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带来社会稳定,各族群众逐渐形成共识:不是“要我稳定”而是“我要稳定”,不是“要我团结”而是“我要团结”。当这种共识转变成内生动力而非外力强加,必可持续。

至于藏传佛教实现中国化,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华文化相融合,与中国国情相匹配。

如今,西藏各大寺院对僧人提出了四条标准: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政治上靠得住放在了首位。拉萨市哲蚌寺管委会副主任洛桑说,做好僧人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僧人的第一身份是国家公民,要毫不含糊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说得好:宗教要适应时代、服务时代,而非“让时代服务我们”。

文/春江潮平

责任编辑:张建利

涉违香港国安法 黎智英等人获准续保,12月须再向警方报到 童装第一股安奈儿两连板 上半年业绩下滑1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