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来核心区什么样?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意义?五问核心区控规
历时近3年,经过19轮打磨,《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今日(8月30日)正式发布。
在公示版基础上,最终版核心区控规新增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相关内容。
东城区和西城区控规为何统一编制?为何新增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关内容?未来首都功能核心区将建成什么样?就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权威官员和专家。
一问
东城区和西城区控规为何统一编制?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全市工作的重心所在,地位特殊、责任重大。一个功能区可以由多个行政区组成,东城区和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相近,将两个区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开展规划编制,对落实总体规划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晓江。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二问
编制和实施核心区控规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什么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晓江: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京津冀的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的定位就决定了北京在京津冀中具有核心地位,京津冀的核心是首都,首都的核心是政治功能,所以服务好中央政务是北京发展、京津冀发展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的一个空间战略、区域战略。有三步非常明显的空间性战略,第一步是明确通州作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第二步是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第三步是编制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
这三个区域其实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这三个职能原来都集中在北京的核心地区或者首都功能核心区周围,通过空间调整,把北京的行政功能转移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这样能减轻北京中心区的压力,同时又能够保障北京作为一个两千万人口城市的正常运行。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目标很明确,首要任务是承接疏解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同时也承接首都地区发展的一些功能外溢甚至增量,所以雄安不仅是被动承接,也是创造一个新的发展区域,来平衡这个区域的空间格局。
到第三步明确北京的东、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这样让北京最核心的地区把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出去了,这样能更好地服务于首都职能。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从规划师的角度来讲,这样是从根子上保住了北京老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一句话概括是“一核两翼”的关系。为了让大国首都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来分担地方性的事物。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带动东部片区发展。
河北雄安未来定位是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为了把北京聚集的人才、科技力量释放出来,但是释放的平台不在北京,而在雄安。所以北京是源,河北雄安是流,通过雄安再来带动和促进河北发展。所以这三者之间是分工和协同,北京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突出强调的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功能,还要有一个重要使命,是服务保障好核心区的功能发挥。河北雄安新区主要是依托北京疏解的一部分优质高端资源来产生动力,带动更大范围的冀中南地区的发展。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三问
与草案相比批复版的核心区控规有哪些变化?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这次核心区控规批复版跟草案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公开了规划实施要点。
规划实施要点是核心区控规和之前批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以及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规最显著的不同,这主要是考虑到核心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工作的特征专门设计的。
核心区作为一个老城区,规划管控的重点在于推进和引导街区保护更新,而不是简单的建设项目的指标管理。因此在草案公示后,我们充分吸收公众、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以规划实施要点的形式明确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保护更新工作的具体管控要求、实施方向以及近期重点,在回应公众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实施路径上,加强了管控、加强了要求,同时这个要点对未来强化核心区控规实施还会起到一个监督作用。
在具体内容上,批复版跟草案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关内容。
今年发生的新冠疫情是对北京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大考,让我们认识到在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核心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关系到首都功能的保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最后这个版本里,专门补充关于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的内容,夯实公共卫生基层的基础的相关的要求,把健康理念贯穿到核心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个环节,增强城市韧性。
此外,批复版还对公众意见和群众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对文本进行了适当修改,主要聚焦公众意见集中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包括居住环境改善、居民公共服务提升、交通出行、停车、历史文化保护、公共空间品质、规划如何实施等。
四问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的特点和亮点是什么?
石晓冬: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的特点和亮点可以总结为几个体系。
首先是搭建了开门编规划的组织体系,组织21家深耕核心区规划设计的单位,形成了300多人的团队,同时发动32个街道,百余名街区更新的责任规划师,以及上百名街道、社区的基层工作者,参与到规划方案编制中,这尚属首次。
其次,建立了面向实施的技术体系。控规充分考虑了这是在老城区的规划,以及采用了街区保护更新这个工作的特点,突出了规划颗粒度,也就是非常细、非常可感知。下绣花功夫,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现状约两百万常住人口、3.6万宗各类权属的土地,还有25万栋建筑、百街千巷、10005棵古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对32个街道、183个街区、400多个社区、大约3600个地块,进行分级分类指导,针对核心区人口、用地、建筑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空间资源非常有限的特点,增加了规划实施的时间维度,建立“以时间换空间”的规划思路。
三是总结了老城保护的公共空间体系。这次控规强调紧密围绕老城核心价值,做好保护和传承,精心保护好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保护好两轴,即中轴线和长安街,保护好四重城廓、六海八水、九坛八庙、棋盘路网的历史格局;丰富和拓展保护对象,增加对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街巷、历史名园、革命史迹的保护,共明确11类保护对象。
通过规划,我们也要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从老城的33%提高到38%,接下来会逐批公布历史建筑名录,同时要精心打造10条文化探访路、15片文化精华区,体验四种文化;营造36条特色景观视廊,棋盘式的林荫街巷,大量因地制宜、尺度亲切的小微绿地公共空间,形成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公共空间体系,描绘鲜活生活图景。
四是在规划编制中形成了“1+1+32”的成果体系。这次规划的成果进行了一个系统性考虑,形成了一本规划文本,一本街区保护更新导则和32册控规图则的成果体系,满足规划组织实施的需要。
五问
未来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是什么样的?
石晓冬: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什么是首善之区?首善的意思就是表率,是最好的。首善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史记·西南夷列传》,这里面讲到“滇王始首善”。
核心区发展首先要体现城市战略定位,维护安全稳定,成为一个运行高效的国家中枢。从形象面貌上看,比如景山是核心区自然地理制高点,登上景山远眺,就可以看到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整体空间形态。漫步老城,可以游赏这种舒朗庄重、古今辉映的建筑环境。徜徉街巷可以游览蓝绿环抱、和谐宁静的公共空间,在核心区要随处可以品味历史、可以感受文脉、可以享受生活的图景。
当然核心区老城不能只是好看,还要好用。所以未来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在保有独一无二的古都特色基础上,还要集合许多世界著名首都的优点,比如说华盛顿非常发达、完善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比如东京高效的轨道公共交通系统;比如巴黎古老和创新完美融合,非常好的城市活力。
为此,规划提出,一方面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接受各种意见的反馈,以推动宜居城区建设。另外一方面也要建立一个可量化、可评估的规划的指标体系,以便社会监督。比如,核心区现状公交站机动化出行比例约是60%,规划到2035年,把这个指标提高到70%以上,到2050年80%以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声音
此次公布的核心区控规,把人居环境建设与政务功能完善、老城整体保护、民生改善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互为依托,没有孤立地强调任何一方。一方面,塑造大国首都的整体形象,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另一方面,保护老城文化遗产,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与此同时,应对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这可以说是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人居环境进行整体性创造的开始,为新时期首都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
新京报记者邓琦视频记者景如月
编辑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