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医医疗机构306所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18.19亿元东莞迈向中医药强市底气何在?
东莞市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三九天灸”贴敷。
8月15日是“三伏天灸”疗法中末伏贴敷的日子,不少东莞市民来到社卫中心、市内大医院,将特制的中药敷贴在穴位上,通过这种独特的中医疗法达到防病治病、冬病夏治的效果。
地处南粤,暑湿较重,时间的沉淀,让东莞衍生出一套独特的“药食同源”之法,中医药文化已深深融入东莞人的生活。据介绍,东莞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衍生出不同流派,名医辈出。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近年来,东莞市以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为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8月18日上午,东莞召开全市中医药大会,促进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
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图为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在医院查房。
全市拥有中医医疗机构306所
走进大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古色古香的中式装饰,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大医馆中。在这里,中医康复室、诊疗室、理疗室应有尽有,备受当地居民青睐。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市领导多次深入中医药机构、企业等实地考察,问计名医名家。据统计,十三五规划期间,东莞全市共投入资金近8亿元,让中医药为全市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以来,东莞积极推动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全市中医药事业的规范化发展。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行动纲要(2016-2020年)》,建立中医药发展议事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宏观指导和统筹规划。
人才支撑,是中医药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资源。近年来,东莞市大力推广和提升师承教育,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通过举办西学中培训班、中医经典研修班,组织开展东莞市第二批广东省名中医师承结业考核等,更多的中医药人才提升了技能。
乘着政策东风,东莞市中医药机构和人才队伍得到极大的发展。根据统计,目前,全市有中医医疗机构306所,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助理)2583人,中医住院病床达3225张。全市中医药学科建设逐渐完善,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目前,东莞有中药制剂生产企业12家,拥有复方血栓通胶囊、脑栓通胶囊、众生丸等年销售额较大、有一定品牌度和美誉度的中药大品种。2019年,全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18.19亿元。
东莞还将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在松山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莞)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加快中医药产业优化升级,莞邑中医药正在走向世界。
战疫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患者的舌苔很淡、发白,属于阴证,要采取扶正解毒的方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中医,阮永队申请进入市第九人民医院“战地”。每天,他都会进入隔离病房为患者望闻问切。他认为,中医一定要接触患者,与患者近距离沟通,才能更好地判断病情,开出正确的中医诊疗方。
阮永队今年54岁,是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也是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和东莞市名中医、东莞医学领军人才。疫情发生后,他担任东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和东莞众多中医名家一起挑起重担。
在突发的新冠疫情中,发挥中医药底蕴和实力,一大批中医中坚力量奋战东莞抗疫一线,巧用岐黄之术治病医心,中医药在救治工作中获得了肯定。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东莞推出“新冠”中药预防方,中医“防疫香囊”及汤膳茶饮建议等,固本纠偏、防病强身,供大众结合实际选用;在救治工作中,全市组建市级新冠肺炎中医药专家组、组织中医团队进驻病区、推行中西医双管床模式,提高临床救治效果;在出院患者恢复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关治疗及康复指导,通过毫火针特色疗法、艾灸和八段锦等方式增强体质,促进患者康复。
在奋战疫情的过程中,全市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构建“防感染、防转化、防复阳”三道防线,推动中医药精准分类防治取得成效,中医治疗率100%,有效率达98%。
织牢织密中医药服务网
7月25日上午,东莞市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约,携手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在仪式上,东莞市市长肖亚非表示,对校地合作共建医院期待已久,将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医院建设,全力推动医院做优做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高水平中医院。
在中医药发展的新时期,东莞奋力建设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顶天立地”中医药服务体系,助力“健康东莞”建设。
顶天——全力推动东莞市中医院发展高水平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地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市中医院,加强莞佛两市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推动市中医院国医馆和骨科大楼建设项目,提升中医药学科建设及科研创新能力,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立地——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全市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中医馆。中医药健康管理率稳步提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与家庭医生服务相结合,形成群众“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良好氛围。
中枢纽——加强公立中医院建设和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原大岭山医院转型升级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虎门中医院新院建成,将为滨海湾新区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东南部中心医院试点成立东南部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寮步医院、企石医院、茶山医院,各镇街综合医院大力发展中医科建设。
如今,医联体建设日见成效,全市组建了中医治未病、骨科、中医护理、骨科护理、针灸推拿以及毫火针疗法专科联盟等。拨筋通络疗法、谭氏正骨、蟒针和毫火针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深得群众喜爱,其中,刘氏毫火针疗法、中医清宫正骨、方氏正骨等被纳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东莞人信任、使用中医的生动体现。
东莞构建中医药医疗服务15分钟健康圈
到2025年,将全面形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体系
在18日的全市中医药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提出,全市要坚定不移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到2025年,东莞将全面形成高水平、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体系,全面建成投资规模大、科研带动强、产业链条全的中医药产业,实现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储备走在全省前列,全力以赴把东莞建设成为中医药强市。
构建完善中医药服务格局
根据发展目标,全市将大力推动市属骨干中医院和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通过抓好“龙头”、做强“枝干”、筑牢“根基”,大力建设中医医疗高地、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逐步构建体系完善、覆盖全民、信息化支撑的中医药服务格局。
会议提出,要大力加强龙头骨干中医院建设,全力推动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市中医院校地共建,加快国医馆和骨科大楼项目建设进程。要不断强化“中间层”中医药服务体系阵营,深入推动公立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着力构建中医药医疗服务15分钟健康圈。
全市要着力建好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加快完善全市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建设,打造一批高品质基层名中医工作室,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探索构建中医药服务的5G应用场景,大力推广互联网中医院、智慧中药房等新服务新业态。
此外,东莞还将全面提升中医药科研、诊疗、康复服务和预防保健水平,力争到2025年全市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比例不低于80%,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具备中医康复室。要总结提升新冠疫情防治经验,加强中医院的感染科建设,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推动科研水平上新台阶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是中医药发展的生命线。会议提出,要大力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全面提升东莞中医药科研、诊疗、康复服务和预防保健水平,使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东莞将继续加强中医药研究所建设,全面深化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交流合作,争取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引进、大力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对国家级、省级的高层次中医药科研项目,给予相应激励和配套支持,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全市将大力支持高等院校、企业、医院和科研机构等在东莞搭建中医药医教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临床实践、科技创新和对古方技法的挖掘保护,争取在中医药科研成果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全市中医“治未病”专科联盟将加强联动,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康养服务,全面提升东莞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改进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会议提出,要全面改进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和评价激励机制,稳步实施莞邑岐黄工程,积极引进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省名中医等专家来莞服务,切实做好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全力培养中青年骨干中医药人才和传承人。
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东莞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强政府引导,抓好平台搭建,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
为此,东莞将全方位支持中药制剂生产企业进行中药新药研发,积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和生产条件,推动中药新药研发取得新突破。要大力鼓励中药企业在本地自建或联建中药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岭南特色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保障中药材质量。
通过推动中医药产学研项目落地,推进中医药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东莞将高质量推动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发展,参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粤港澳中医药产业联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东莞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产业发展。
医保支付政策将向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倾斜
中医和西医虽有共通之处,但诊治理念不同、防治手段各异,在管理上不能简单套用西医管理模式。对此,会议提出,将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机制,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市将完善中医药发展议事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实现中西医分类管理、分业运营。
东莞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保支付政策向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倾斜,积极将符合规定的中医医疗服务适宜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通过不断完善中医药价格调节机制,东莞将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遴选一批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实行同病同治同价,引导中医诊疗项目价格体现技术劳务价值。
短片截屏
■链接
百年坚守与变通
一部短片背后的莞邑中医故事
潮湿的春季,一碗凉茶,能祛除体内的湿气;熏艾,则可以消瘴杀毒、预防感冒;老耳水,由积雪草熬制城的解暑茶,是很多老东莞人夏天的记忆……在东莞市中医药大会上,名为《悬壶莞邑,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发展短片勾起了参会者对中医药的情怀。
据介绍,东莞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清末民初,东莞中医更形成了温热、温补、时疫、时方四大流派,名医辈出。如面对莞城鼠疫流行,时疫学派中医袁仰山使用解毒活血峻剂,驱疫济世,治愈了许多患者;虎门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医史学家、防疫专家王吉民,撰写出版我国第一部英文版医学专著《中国医史》;莞邑中医卢觉愚努力探索中西医学的沟通渠道,将针灸经穴与神经系统做了精细对比,开创全国之先。
东莞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坚守从未改变。第一所中医联合诊所成立、“献方”运动、东莞县中医院正式成立,东莞中医从零散走向集中。1978年,李翼农、何炎燊被授予首批“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全市中医药队伍不断壮大。
数代医者,薪火相传。东莞先后于1959年和1960年举办了三年制中医学徒班,名老中医亲自带徒授课。当年的学徒已成为东莞中医界的中坚力量。面对麻疹、肠伤寒、登革热、非典、甲流等疾病威胁,每当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以何炎燊为代表的莞邑中医都挺身而出,及时应用中医药救治,活人无数。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中医科负责人介绍,将继续大力推进“悬壶莞邑”中医药文化精品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医药学术技艺,收集整理莞籍名医名著古籍,制作一批水准高、品质精、民众喜爱的中医药科普节目、栏目和文化作品,力争将“悬壶莞邑”打造成在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精品。采写:记者欧雅琴莞卫宣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