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昌吉市:晒出“小微权力”明白账
来源: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
“村干部包下了我家的120亩地,却没有签合同,现在约定的时间到了,他也不说还给我,这事儿你们管不管?”一大早,昌吉市二六工镇下六工村村民李某来到镇监察办公室,忐忑地对工作人员说。
“管,只要是情况属实,当然要管。”接到这个问题线索后,镇监察办公室立即开展核查。调阅资料、实地走访入户、与群众谈话了解情况……不到一周的时间,李某反映的问题被一一查实。
原来,2019年,下六工村村会委员部杨某利用工作便利,将李某的120亩土地承租下来,却未履行土地承包手续,只是口头承诺了租金事宜,转由自己经营获利。目前,镇监察办公室已对杨某有关问题立案调查,同时针对该问题,督促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对照整改。
在村民眼中,李某是个老实人,“民告官”的事儿不大可能发生在李某身上。促使李某思想发生转变、鼓起勇气向该镇纪委反映自己利益受到损害问题的,是昌吉市纪委监委发到每个村民手中的“一张清单,两个平台”监督手册。
昌吉市纪委监委针对近年来查处的多起基层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解剖麻雀”发现,基层往往不同程度存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跟广大村民不清楚村干部手有多少“小微权力”,更不了解这些权力的运行流程有关。
对此,该市纪委监委开出“药方”,对症下药。围绕管住基层财权、事权,按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三大类,共梳理17项53条“小微权力”清单,细化制定70张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将这些内容统一编制成册,监督下发至每一名村民手中。
在这个监督手册中,每一项“小微权力”由谁执行、如何运行一目了然,并将流程化管理的各类事项一一列出,方便群众参与监督。李某便是从这个监督手册当中发现了杨某利用手中的权力,不履行土地流转承包手续的问题,才鼓起勇气向该镇纪委放映了此事。
监督手册的发放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这还不够。该市纪委监委扭住“公开”这个关键点,针对“三资”管理、村级事务决策和各类补贴发放中的风险点,督促主责部门投入资金40余万元构建村务公开和“一卡通”监督查询两个平台。
村务公开信息服务平台涵盖财务明细、资源处置、收益分配等7类专栏,变以往一季度一公开为随时公开、全民监督。目前,三个试点村的3100多名群众手机上都安装了村务公开信息服务平台APP,信息浏览量已达3.2万余人次,村民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可以了解村级重大事项,查阅村委会财务收支凭证。
针对惠民补贴公开信息不及时、不透明等问题弊端,该市建立‘一卡通’监督查询平台,将全市23类惠民事项9万余条补贴发放信息全部录入,并由市职能部门动态更新,群众直接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进行查询,随时进行监督。
“这等于是给‘小微权力’装上了‘监控器’,戴上了‘紧箍咒’,使群众成为真正的监督者,也使基层监督发挥出治理效应。”该市三工镇常胜村监察信息员梁万春说:“以前监督村上大小事务都要通过参加会议、查看公示栏、档案等方式,时效性不强,也不权威,现在直接通过手机查看‘两个平台’,让群众心里有了明白账,发现与公开的信息不一样的地方就可以直接向我们反映,使我们的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下一步,我们将以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为重点,进一步在加强贯通融合,提升监督质效上下功夫,构建便于纪委监委监督、方便群众参与的‘小微权力’监督新格局,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公平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昌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永亮说。(昌吉市纪委监委张倩︱责任编辑代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