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25.97万人易地搬迁奔向好日子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
每天清晨,河南省辉县市佳怡社区的郭章学早早就起床了,先帮助妻子王海云和面、发面、出摊打烧饼,后叫起两个娃吃早饭、去上学,再准备到家门口的旭日电池厂上班。
郭章学一家原来住在地处太行山深处的辉县市西平罗乡白土岗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郭章学全家搬进了佳怡社区。
“以前,天天为孩子的学费、住房和药费发愁。自从搬到这里,妻子卖烧饼,我上班,两个娃就近上学,一家人能每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郭章学感慨地道出了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给群众带来的新生活。
郭章学一家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是河南25.97万搬迁群众走出深山、过上幸福日子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十三五”以来,河南始终坚守易地扶贫搬迁初心,立起愚公志、啃下硬骨头,通过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蹚出了新路子,搬出了幸福感。目前,河南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共惠及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三山”地区的50个深山县、区,累计新建集中安置点858个,住房7.5万套,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525个、文化广场558个、综合活动室316个、卫生室234个、幼儿园133个、学校220所等,做到了安置社区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就近就业机会众多、搬迁群众安居乐业,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搬迁+产业”,让群众切实体会到“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生活越过越红火。河南省坚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统筹盘活迁出区和安置点各项资源,深入开展产业扶贫“五个1”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建设1个村级光伏小电站、落实1项产业帮扶措施、建设1个扶贫车间、有1人稳定就业、有1份资产收益,累计脱贫24.9万人,剩余1万人将如期脱贫,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后续发展问题。
“社区+党建”,858个集中安置点变身“宜居宜业新家园”。河南省坚持“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在公共服务“五个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为美好生活“五个新”,通过新建、联合建、就近建等方式,基本实现集中安置点基层组织、服务机构全覆盖,做到“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搬迁贫困群众为主体,以集中安置点为载体,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使广大搬迁群众饮水思源感恩“新时代”、高高兴兴住进“新房子”、提振精神展现“新气象”、稳定脱贫实现“新作为”、齐心协力营建“新家园”,在共建共享中切实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自治”,全面开启“村民”变“市民”新人生。不少搬迁群众从原来分散在各个山沟的零散住户搬入集中安置点后,告别了“出行两条腿,种地靠老天,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直接享受到“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的各种优势和资源,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在基层组织和周边群众的带动下,利用“搬新居、住新房”的良好契机,重新燃起了靠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奔赴小康生活的路上,“我要脱贫”的劲头更足,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型为新时代“市民”。
桐柏县月河镇政东社区安置点的搬迁户蔡源昌,10年前在福建打工结识了当地姑娘吕秀丽,并与之结婚。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两口子回到桐柏老家,面对3间土瓦房和满地泥泞,外地媳妇吕秀丽心凉了半截儿,虽然还是留了下来,但过得很艰难。现在他们一家在镇上的安置点社区分到了两层新房,两个女儿到校上学只需要5分钟时间,吕秀丽也在社区旁的就业车间打工,每月能收入2000元左右,还能帮着丈夫养殖1000多只鸭,业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每天晚上都要在社区广场学跳广场舞,对现在的生活,吕秀丽表示嫁到桐柏不后悔,现在的生活质量不比福建老家差。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重大工程,而后续扶持工作又是决定易地扶贫搬迁成败的“最后一公里”,河南省发改委地区振兴处处长陈静说,下一步,河南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后续扶持工作,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8日 03版)
[责编:孙宗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