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特色牌走致富路

日期:08-17

原标题:打特色牌走致富路

产业选对头,小康有盼头。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以“一村一品”推进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说起外出打工后第一次回乡的情景,57岁的王明寿颇为感慨,“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大概是一九八几年。当时的下党太闭塞,生活条件差,没有收入来源。”第一次回乡后不久,王明寿就又出走了。2016年,年过半百的王明寿再回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这次,他决定留下来创业。

“下党的变化真挺大!”王明寿乐在心里。昔日,下党没有公路,进出村子不得不“披荆斩棘、翻山越坡”;而今,路通了,发展的路子也活了。近年来,寿宁县提出要将下党打造成“红色旅游新地标”,旅游业渐成当地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生力军。

2017年,借助邻村的旧村复垦项目,王明寿带头投资30多万元,开起农家乐“百口食堂”。一开始每月要亏两三千元,王明寿因此想打退堂鼓。但最终,他决定咬牙坚持下去——去年4月,基本收回投资,5月,已实现盈利。“去年的纯收入十五六万元。”王明寿对未来充满憧憬,“下党会越来越好,游客会越来越多”。在王明寿的带动下,下党乡已有10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办民宿、开餐饮。

宁德还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把好生态变成金饭碗,让靠山吃山走出新路。

因为贫苦,福鼎市太姥山镇方家山村的不少年轻人曾不得不远走他乡打工谋生,李照铁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为照顾父亲,李照铁回到方家山村。回乡能干啥?李照铁家有祖辈留下的30多亩茶田,因长久无人打理,几近荒弃。从2012年开始,李照铁学习打理茶田、制茶卖茶。

“最初有人嘲笑我,说我没读过书,字都认不得几个,还学做生意。”李照铁不服气,用5年时间证明了自己,“2017年我建了新厂房,现在已经有100多亩茶田了”。

“销路也不用担心,每年主动到我这收茶的客人很多。”当地政府帮忙宣介推广,加上自己多年积极到外地参展,李照铁和他的茶厂已小有名气。

从穷小子到致富能手,李照铁不仅自己完成了精彩逆袭,还带动村里人过上好日子:茶厂招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20多个工人,还给其他茶农介绍客户。

如今,方家山村在“生态立村,白茶富民”的思路下发展白茶产业。“整个方家山村分工有序,年纪大的种茶,年纪小的卖茶。”方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郑延芳说,村民们靠茶走上了致富路。

与方家山村不同,福安市象环村的脱贫致富路是从无到有“培养”出来的。

象环村村民陈贵龙19岁时因病截肢。文化程度不高且身有残疾的他之前靠开三轮车维持生计,“那时一年大概挣两三千块钱”。2010年,当地开始推广大棚葡萄。在政府的补贴帮扶下,陈贵龙开始种植葡萄。2016年,陈贵龙家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在政府的支持下,陈贵龙将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4.5亩,各项助学金也缓解了陈贵龙家的教育支出压力。

近几年,象环村葡萄收益越来越好,陈贵龙自己每年能挣七八万元;妻子外出打工也能挣一两万元。如今,陈贵龙的大儿子已大专毕业,大女儿也考上了研究生。“是政府的帮助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将来,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比我们更好。”陈贵龙说。

“拿命拍照”涉嫌违法 刹住歪风还得靠法 商业银行让利 实体经济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