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残荷余韵 悟清廉品行

日期:08-14

原标题:赏残荷余韵悟清廉品行

残荷虽败,余韵残蓬,清风透骨

残荷虽败,余韵残蓬,清风透骨

七月盛夏的骄阳烈日开始远去,清爽的清晨,散步在南湖湖畔,一抹阳光倾洒湖面,我的目光却被一片残荷吸引了。荷花正逐渐凋零,荷叶也逐渐残败。零零散散枯黄的荷叶覆在池水上,拳头大的莲蓬被干枯细高的荷茎支撑着,倒有一份说不出的美丽。

这片荷,虽然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或许可用“残败”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景象,但此刻有些许孤寂的残荷却有另一种美丽。它的美,美在骨、美在神。花谢了,叶枯了,但枝干不倒,支撑的不是芳香,而是信念。虽铅华逐渐褪尽,但信念始终充斥在这片荷当中。滋润心灵之余,不禁让人心生敬畏,赏荷思廉更是油然而生。

赏“残荷”之韵,清醒自知,历久弥坚。此时的残荷之韵,在其坚韧,在其遒劲,在其义无返顾而毫不懈怠。如今荷已枝茎苍老,莲蓬不再饱满,少了郁郁葱葱、绚丽如火,更甚是那细细的身姿即将走完生命的全部旅程,但莲蓬中小小的莲子,依然孕育希望,依然朝气蓬勃。细细欣赏,残荷是那么的婀娜多姿,它带来了生命的延续。在荷的坚定间,在荷的圣洁间,我们读出了其从容淡静、荣辱不惊的初衷,读懂了其坚守于凄风苦雨,淡然于娇艳繁华的执着。不同时节,荷韵别具一格,最终都能成为一片盛景。这正如我们共产党员,无论何时,都要做到对名利淡然处之,不为所累;对权力心存敬畏,正确行使;对挫折勇敢面对,无所畏惧,只有立足这个根本,才能心有所向、身有所正、志有所取、业有所成。

品“残荷”之境,清风秀骨,不堕淤泥。此时的残荷之境,在其气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历经了风霜看似寥寂的残荷,更加凸显出突破艰难险阻的铮铮傲骨。无论尘世如何繁华喧嚣,荷只在自己的岁月里,挺着高洁的身躯,心素如简地守着那一方荷塘。“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这种高洁自守的品行和修养正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不懈追求和精神境界。纪检监察干部长期战斗在没有硝烟的反腐战场,坚守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神圣使命,要时刻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必须要始终保持荷般高洁正直,抵得住诱惑,常思贪欲之害;防得住侵蚀,常拒非分之想;顶得住歪风,常养浩然之气,以实际行动践行踏实做事、干净为官、清白做人,实现纪检监察干部的应有价值。

悟“残荷”之道,鞠躬尽瘁,千古流芳。此时的残荷之道,在于亭亭净植,在于初心不改。残荷,生命虽已衰败,但美在历尽沧桑,美在意境深远,同时也向人们展示出一份始终秉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虚心向上、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高洁清莲若为官,光风霁月伴清廉。世人都学莲花品,官自公允民自安”。古人常以“一品清莲”“两袖清风”来表达对清官的赞誉。现下,这也是党员干部从政操守的核心,也是永葆党性生机的根本。作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更应从“荷”文化中学习,深刻理解清正廉明的寓意,弘扬历代以来人们赋予荷的优秀品质,惟有以荷之清、践廉于行,以荷之心、修廉于性,一身正气如廉洁,两袖清风比荷清,方可不忘“来时路”,走好“今后路”。

心中有荷终清明,一路清风相伴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以荷之淡泊、荷之顽强、荷之忠贞、荷之圣洁作为砥砺前进的不竭动力,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向党和人民交出更加满意的答卷。(南宁市邕宁区纪委监委文/刘冬敏杨巧媚图/滕忠)

苏全仁任青海省卫健委党组书记,此前任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 发改委:3.5万农村低收入群体以工代赈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