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68棵行道树背后的“绿荫保卫战”
新华社福州8月13日电题:668棵行道树背后的“绿荫保卫战”
吴剑锋、孟健、叶磊
位于福建福州的668棵行道树,近日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福州在建的滨海快线是福建省重要的城际交通线路,该线路沿六一路建设,途经市区5个站点,随着项目推进,六一路沿线上千棵树木的去留,成了绕不开的问题。
是“移树开路”还是“为树让路”?按照原有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围挡期间,这些行道树都将被迁移——这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并不少见,面对高速发展的城市化,道旁树的“牺牲”似乎是“最优解法”。
然而,在此次博弈中,当地选择了留下树木。7月21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在踏勘滨海快线市区段时部署,减少对树木的移植,尽可能实现“就地保护”。
由此,一场由地铁集团、交警支队、园林中心三方合作的“绿荫保卫战”正式展开。
“移走树木很容易,但福州市多年的绿化成果同样来之不易。”福州地铁集团第一项目部部长彭宇国在福州工作近10年,在他看来,这座城市对“绿荫”有着别样的珍视。
据介绍,从7月22日起,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3点,福州地铁会同设计院、施工方等单位分6批次,对市区站点周边需要迁移的行道树进行测量、清点,并对市区内每个站点的围挡方案进行优化。
“以南公园站为例,我们计划将人行通道结合公园步道通行,这样就可以留住打铁港公园内的树木。”彭宇国说,按照原方案,该站点将设置三条车道和一条人行道,经过优化后,人行道不再单独设置,17棵行道树因此得以保留。
类似的点滴调整最终汇成了一个新的方案:滨海快线市区段沿线施工减少占用5894平方米绿地,减少移植668棵树木,其中包括189棵直径40厘米以上的大树。
地铁规划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迁移的树木越来越少,施工的难度却呈几何级上升。“一要保障建设施工,二要保障绿化成果,三要保障交通顺畅,每项任务都很重要,对我们的挑战很大。”福州市交警支队交通规划设计中队中队长张雷说。以闽都站为例,原先盾构下井后,都是直接始发作业,但为减少占地面积,团队改从一个作业井吊入盾构机,平移至另一侧盾构始发点,再启动盾构作业。这一操作虽然延长了作业时间,但最终换来令大家满意的结果:闽都站围挡宽度减少20米,34棵行道树得以保留。
在彭宇国看来,留住这些树不仅留下一方绿色景观,更是留住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情感。据了解,保留下来的行道树大多为榕树,这一树种在当地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福州也因此得名“榕城”。六一路两旁的榕树是20多年前园林部门栽下的第一批行道树,对沿街市民而言,它们已经是生活中割舍不去的记忆。
据了解,对于无法被保留下来的树,当地还制定了“一树一档”管理机制,做到迁移过程全程监控、责任追踪,全力保证树木存活。
在六一路的施工围挡外,记者看到,几十棵榕树仍郁郁葱葱,一部分待迁移的树木被工作人员标记了序号。福州市园林中心花木公司工程科科长陈猛告诉记者,这些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记录着迁移时间、迁移单位、运输单位等信息,以便在后期养护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挂营养液、浇水、施肥。
记者了解到,滨海快线施工完成后,沿线园林绿化恢复将保持区域内风貌特色不变,部分景观质量还会得到明显提升。福州地铁表示,未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将继续贯彻环保理念,努力平衡好地铁施工与绿化、交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