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扎紧制度笼子管严管细“微权力”
来源:昆明市纪委监委
“官渡社区存在‘账外账’现象,违反‘三资管理’规定,经调查,官渡区纪委监委给予6人党纪政务处分,对原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吉某作出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问题,移送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起诉……”
这是昆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治理“微权力”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昆明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针对村(居)一级“微权力”行使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惠民资金、征地补偿、“三资管理”等热点问题,精准监督,靶向发力,集中整治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推动“微权力”从“有形监督”走向“有效监督”。
“我们制定了8大类38项村级事务权力清单,从‘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实施近两个月来,老村村新发生信访量在6月份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仅2件信访件,降幅达75%。”东川区碧谷街道老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说道。像这样为“微权力”清单“点赞”的群众、干部在昆明比比皆是。
“清单式”晒权以后,能否执行到位就显得更为关键,而这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监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职能,延伸监督触角,有效防止基层干部“越权”决策,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
西山区成立村(社区)居监委并向村级组织派出监督员,建立完善村(社区)小微权力的监督机制和考评体系,划定责任、定时公开,使监督员会监督、敢监督的同时也接受大家的监督,从源头杜绝“权力寻租”,确保权力阳光、规范、高效运行。
官渡区季官社区人口3.5万人,集体经济收益每年4800万元左右。针对社区居民“放心不下”的集体资产情况,季官社区在“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提出“532”(五议三公开两监督)模式,为集体经济管理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思路。“以前社区里钱有多少,怎么花,老百姓都不知道,现在各居委会都贴在公示栏了,也打消了老百姓一直来的顾虑。”家住季官社区樱花雨小区的李大爷深有感慨。
为了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市纪委监委探索“微权力+互联网”监督模式,及时公开监督举报方式,畅通监督举报通道,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开通“巡察反映问题直通车”系统、通过二维码扫码即可反映问题;利用“清风春城”微信公众号“我要举报”栏目打造“指尖上的监督”,实现监督24小时“不断线”。
同时,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用好问责利器,以问责促整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督促基层干部规范用权,严防、严查违纪违法行为,给“微权力”带上“紧箍咒”,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去年至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村(居)基层干部485人,立案40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5人,移送司法30人。
“通过加强微权力监管,构建微权力运行体制机制等方式,管好微权力,服务群众大民生。”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日常的督促、检查、指导力度,全面推进以村级微权力规范运行为核心内容的“清廉社区”建设,为加快清廉昆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提供有力支撑。(杨静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