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必须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日期:08-12

原标题:余永定: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必须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侯润芳)在新京报贝壳财经主办的夏季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必须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对此,余永定给出了四方面的解释。其中,从地缘政治来看,“在关键产业、高科技产业,美国是一定要打压中国的。虽然我们并不想‘脱钩’,但除了通过提高制造能力,增强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自我保护能力,没有其他选择。”

具体来看,余永定首先指出,要不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制造业大国同地缘政治有关。改革开放前,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是要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而且是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大国。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强调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全球产业链,而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理念,淡化了建立制造业大国的政策。

中美贸易战爆发后,我们突然发现,中国经济在如此多方面还是受制于人。以大飞机制造为例。在构成大飞机制造的13个子系统中,几乎各系统我们都严重依赖欧美厂商,一旦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大飞机制造的前景就十分堪忧了。在芯片制造领域也是如此。我们发现,在关键产业、高科技产业,美国是一定要打压中国的。虽然我们并不想“脱钩”,但除了通过提高制造能力,增强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自我保护能力,没有其他选择。

第二,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些偏差。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金融业在GDP中的占比极高。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国,但其第三产业,特别是IT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远高于中国。其他国家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学者的羡慕对象。传统上,中国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但在最近这一、二十年中,中国第三产业占比迅速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的提升,改善了资源,配置,应予以肯定。但是凡事都有个度,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要有合理的界限,服务业的发展不能以制造业的停滞为代价。我们一度对印度非常羡慕——印度有很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IT产业发展得非常快。但事实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服务业的发展只能造就泥足巨人的国家。曹总所说的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很有启发性,中国不能重蹈这些国家的覆辙。

第三,疫情暴发后,特别是疫情演变成全球性瘟疫后,我们再次认识到有一个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是多么重要。如果不是粮食和能源安全有保障,工业制造能力强大,中国不可能率先走出疫情。没有完整制造业体系,中国很难在全球性的危机中屹立不倒,而且为全球经济的恢复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一旦遇到某种严重冲击,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抗御冲击,而这种力量的基础只能是我们的制造能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侯润芳编辑陈莉校对刘军

北京大兴机场今天全天计划取消航班149架次 “小土豆” 渐成增收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