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三角示范区的职校学生如何共享教育资源?官方这样解读
生活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职校学生,可以共享教育资源了。
8月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平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
示范区职教一体化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两区一县如何实现招生、教学、学籍三统一?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给出了解读。
示范区职校学生将共享教育资源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之后各省都在推行职业教育改革。那么,示范区职教一体化方案与目前各省的职教改革方案的最大区别在哪里?会上,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陈建忠给出了答案。
陈建忠表示,《方案》涉及到两省一市、两区一县,是全国首个跨区域的职教一体化方案,不是在单一的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规划改革。《方案》的前提是不打破行政隶属关系,但是要打破行政边界。
他指出,这项一体化的改革方案涉及到多部门,需要两省一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和示范区执委会共同协调并进行综合权衡,起草、出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工作。其中,两省一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执委会有两项共识:第一,怎么样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第二,如何来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
陈建忠强调,相比于各个省自己在推进的职教改革,《方案》更强调的是一体化带来的改变。其中,重点突出十六个字:信息共通、资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建忠谈到了三地职业教育一体化信息资源共通给学生带来的便利。“目前三地都有中高职学校,《方案》实施后三地学生可以享有共同的教育资源,给了他们更丰富的高质量专业选择和就学环境。”陈建忠说。
他以物流专业为例进行具体阐释。“嘉善县和吴江区不是物流集散地;而青浦区致力于打造物流千亿级产业,物流是青浦重点规划发展的产业,该地的中高职学校也有很好的物流专业。嘉善县或者吴江区的学生就可以到青浦的中职院校来读它的物流专业。”
“有些专业中高职贯通,学生读完该专业的中职后,可以继续到当地高职院校就学。”陈建忠指出,三地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专业选择不同地方的学校,而三地不同专业的设置和侧重点也根据不同地区如何适应示范区今后一体化产业发展的诉求做到有效的契合。
两区一县如何实现招生、教学、学籍“三统一”
根据《方案》,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在2020年底前实现“三统一”,即统一示范区内职业院校招生录取、统一示范区内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统一示范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平台。
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组组长曹雪娟对“三统一”进行了具体阐述。
曹雪娟谈到,首先第一点要做到招生录取的统一,在不打破行政隶属的前提下,两省一市分别给予示范区内跨区域中职招生以及中高职贯通的一些名额,具体落实到示范区内七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另一些中高职贯通的高等职业学校。“招生的时候不是说分数是一样的,也不是说录取标准是一样的,而是说两区一县各自拿出来特定的一些名额给另外两个区域。”曹雪娟说。
曹雪娟还表示,招生录取的统一更具体来说是三地各自都拿出区域内的一些优势专业的招生名额,开放给另外两个区域。
针对不同区域的招生标准,曹雪娟透露,招生的统一不是分数线的统一,因为各地卷子不一样,考的科目也都不一样,考试的前后时间上也不一样。招生录取的统一是指给予两区一县跨区域招生录取的名额是整个示范区内通用的。
在此前的会上,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王磊也谈到,上海“3+2”中高职贯通招生要求嘉善县和吴江区的考生中考成绩达到上海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70%。另外两地也有不同的标准。
第二点是统一教学标准。曹雪娟说:“教学标准的统一使得两区一县针对不同学校同样一门课和同样一门专业,在教学上就可以进行一个统一标准的教学方案设计。”
记者从《方案》中获悉,统一教学标准包括了示范区内统一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统一制定并执行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示范区内学分互认,中职学生可跨校选课,在不同学校的学习成果可互通互认等方面。
第三点是统一学籍管理。《方案》中提到,建立统一示范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平台即采用“籍随人走,学分互认,毕业互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三地学生学籍随学生进入就读的学校,并由该校对学籍进行跟踪管理,在读期间学籍管理依据当地学籍政策执行。曹雪娟进一步解释:“简单地说,我如果录取到青浦区,那我就是上海学生的学籍,我录取到吴江区,那我就是江苏学生的学籍。”
曹雪娟还强调,统一学籍管理的一项政策突破是给示范区提供了一些中高职贯通的名额。“示范区内跨区域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本来不一定能够参加当地的三校生高考,不能确保学生通过中高职进入当地高职学校,现在这项政策突破给予了两区一县一定数量的跨区域中高职贯通的招生名额。”曹雪娟说,“即便没有当地户籍,只要有当地学籍,也可以通过‘3+2’中高职进入当地高职学校。”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