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杀妻案,“金句”频出寒了多少人的心?
“杭州杀妻案”尘埃落定,杭州公安举行的新闻通气会对于案件信息的使用和披露保持了足够的克制,但分尸、弃尸等词语引发的联想依旧令公众震惊。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互联网上的各色调侃却尾随而至——自媒体文章中频频出现“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身边睡的是人还是鬼”“婚姻不仅会杀死爱情,还可能杀死你自己”这样的“金句”;某视频网站迅速拍摄“老婆为老公买夜宵讨好”的短视频;某宝购物平台上碎肉机的热度飞速提升,甚至有绞肉机商家借势做起了营销,在问答板上,面对“来女士丈夫是不是用的同款”的提问,竟回复称“是的,质量很好的哦,用起来很方便”。
这场离奇的案件,历时20天后宣布告破。如果说在漫长的等待期,网络上各方“侦探”粉墨登场,对案件大加剖析“博眼球”还情有可原,那么真相大白之后仍有围观者用轻松调侃的口吻来消费这一重大恶性事件,就不能不予以严肃的反思。
任何恶性事件的发生,都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也会给经历、目睹、听闻恶性事件的人群带来心理创伤,社会需要尽可能地减少由恶性事件引发的二次伤害。但在网络空间里,相当一部分人信奉“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只要发现“重口味”能带来“大流量”,便不加节制地炒作渲染,罔顾社会影响;媒体平台本该保有的“理性克制”,也常常在流量面前变得不值一提。
热点事件面前,媒体通过自己的表现去占据流量“C位”,本身无可厚非。但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不可逾越。这些年,在诸多社会突发热点事件中,“人血馒头”现象曾多次出现,舆论也曾多次批评,但“流量”的诱惑总是势不可挡。这一次,电商平台上希望大卖的绞肉机商家,朋友圈里希望收割10万+的自媒体,终究也是在流量的诱惑下不惜自贬身价,大展身手。
围绕“杭州杀妻案”,还冒出了大量对于婚姻关系的所谓“反思帖”“技术帖”,尤其还有专门针对重组家庭的分析,包括对重组家庭遗产分配的深度探讨……这些切入点看似与案件背景有些许关联,但很多都是建立在并未官宣的信息之上的揣测,大多站不住脚。事实上,类似的恶性事件属于偶发性事件,无论夸大它的普遍性进而提醒公众“从杭州杀妻案看怎样避免葬身于老公之手”,还是着重强调“重组家庭”的特殊性使这一群体对婚姻产生更多不安全感,都是借由案件本身去作了看似惊悚、其实毫无必要的引申和发挥。这是“蹭流量”的好办法,但如此产生的流量,其实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进而庸俗化,最后伤及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信任体系,而置身其中的我们,也将难以避免地因为过分渲染的恶意感到不安,受到伤害。
杭州案件中来女士的悲剧已无法挽回,但对于流量的思考还将继续。杭州公安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的克制,需要传导给喜欢蹭热点的商家和自媒体。只有当在全社会层面建立起对“带血流量”的制约机制,“有美誉度的流量”才可能成为主角,我们的内心或许才能更平和一些。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谢飞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