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歇一脚”到“住一宿”——吉林延边一个朝鲜族村庄的旅游“蝶变”
新华社长春7月21日电(记者高楠、金津秀)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杨丽娜的电话最近又成了热线,从早到晚,各地旅行社寻求合作的电话响个不停。“光东村去年的游客接待量就达到45万人次。”杨丽娜说。她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忙碌的工作状态。
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的光东村是杨丽娜押的一个宝,她看中的是这个朝鲜族小村庄的旅游发展潜力——98%的村民是朝鲜族,民族特色浓郁。光东村交通便利,是延吉市去往长白山的必经之地。2011年,经营一家旅行社的杨丽娜转战光东村,办起旅游公司,搞起朝鲜族民俗旅游。
“刚来的头几年,全国各地200多家旅行社与我们合作,光东村的民俗旅游资源很受市场青睐。”杨丽娜说。然而,风光背后令杨丽娜着急的是光东村多年来无法突破的发展瓶颈——城里人用不惯农村的室外旱厕。游客往往吃个午饭,就匆忙赶往下个景点。光东村成了游客“歇一脚”的补给点。
转机出现在5年前,和龙市投资1700万元用于光东村“厕所革命”和集中污水管网改造。如今,全村210户的室外旱厕都“搬”进了屋里。今年,村里新增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修马路、安路灯、筑围墙,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光东村旅游产业迎来机遇。
杨丽娜经营的旅游公司将15户外出务工村民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屋内朝鲜族火炕、卫生间、电视、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去年,当地政府又投资改造了45栋民宿,游客在村里不仅能‘歇一脚’,也能‘住一宿’了。光东村从旅游途经地变成了旅游目的地。”杨丽娜说。
随着越来越多游客“涌”进光东村,村里和旅游公司合作成立了舞蹈队,为游客表演朝鲜族歌舞。“一年演130多场,每年靠跳舞我能多挣3000元。”村民金贞淑说。
长白山下,海兰江畔。蔚蓝的天空下,光东村一望无际的稻田中涌动着绿色的生机。朝鲜族“水上人家”、大米交易中心、共享农业基地、乡村振兴展馆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光东村第一书记玄杰说,光东村将打好“民宿+民俗”组合牌,不仅吸引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也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