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日记·7月12日|“磨”出生活好滋味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7月10日是赶集日。凌晨两点,64岁的杨伦芬和丈夫李祖华准时起床,磨豆、滤浆、煮浆、点浆、压榨……3个小时后,近百斤热腾腾的豆腐新鲜出炉,老两口小心翼翼地搬上三轮车,急匆匆地赶往10公里外的集市。
卖豆腐8年来,这种三更半夜就要起床忙碌的日子,老两口早已习惯。“累是肯定的,但不受累哪有钱赚呢!”朴实的话语,透露出杨伦芬的勤劳和智慧。生活的磨难非但没有把这位从小便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落下残疾的农村妇女打倒,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毅、从容和自信。
不过这都是后话。时间回到2007年,家住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协丰社区的杨伦芬家因丈夫的失业,一下子断了主要经济来源,陷入困顿。一个左腿落有残疾,一个因长期在煤矿上班患上肺病,加之儿子上学花钱,家里欠了一屁股债。2010年,村里将他们一家纳入建卡贫困户,想从政策上给予更多帮扶。
“总不能当一辈子贫困户,咱又不是完全干不了活。”生性要强的杨伦芬不信,她家就永远得比别人差一大截。想来想去,她想到了自己做豆腐的技能。于是,她开始尝试着用自家的黄豆制作活水豆腐,用背篓背着到临近村社售卖。但活水豆腐做起来容易卖起来难,再加上含水量较多,半天卖不完就会发酸。几次下来,杨伦芬亏了不少钱。
“初战”失利并没让她气馁。活水豆腐不行,杨伦芬又想到了做板豆腐。这种豆腐含水量少,不容易变质,且更适合烹煮。于是,她和丈夫找来木板,学着木工的样子做了一套模具,选用上好的黄豆做原料,精心制作。但由于自制的模具太粗糙,做出来的豆腐味道虽好,却没卖相,拿到集市上少有人问津。
集市上不好卖,杨伦芬就背着背篓,进村入户叫卖。前些年丈夫身体不好,她就一个人每天走上十几里路,在周边村镇转来转去。她家豆腐虽然卖相不太好,但香气浓郁,分量很足,且价格实惠,因此慢慢积累了一批回头客。后来,夫妻俩找来木工制作了一套像样的模具,再把压榨好的豆腐拿到集市上卖,生意就慢慢好了起来。偶尔杨伦芬有事让老伴帮着看摊时,很多顾客都会再三确认是“杨婆婆”的豆腐才肯下手买。
靠着卖豆腐,杨伦芬家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添置了新家具,买了三轮车,日子总算有了起色。再加上扶贫政策的帮扶,2018年,她家成功摘掉贫困帽。但摘帽不是杨伦芬的目的和终点。前年冬天,头脑活泛的她又尝试着把自家做的红豆腐搭配着板豆腐一起卖,没想到反响“出奇的好”。头几天买了他家红豆腐的几个顾客,隔几天后,直接把她带去的几坛红豆腐瓜分了。“他们都说我做的红豆腐很香,不咸不淡,入口即化。”
得到肯定后,杨伦芬干劲更足了。去年底,她一次买了上千斤黄豆,做了二三十桶红豆腐,不料碰上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赶不了集,也不能走村串户。看着数千元投资即将打水漂,杨伦芬心急如焚。了解到有关情况后,协丰社区和拾万镇干部主动上门,帮着联系销路,同时将她家的红豆腐作为镇里的土特产,搬上“乡村创业坊”平台进行线上推广销售。很快,囤积的红豆腐销售一空。
看到父母做豆腐能挣钱,原来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李中杰决定再也不出去了。“镇里为我们家的红豆腐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也在一边学做豆腐一边跑销路。”李中杰说,下一步,他还打算为自家的红豆腐申请一个商标,为进超市推广做准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张寒设计通讯员重庆市大足区纪委监委王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