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人民生命安全撑起“安全伞”——湖北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速写
新华社武汉7月7日电题:为人民生命安全撑起“安全伞”——湖北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速写
新华社记者
道路被毁,农田被淹,群众被困……连日来,湖北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
灾害面前,湖北各地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灾,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排查化解险情隐患。
雨情持续防汛进入紧急时刻
“他们是雨中的最美‘摆渡人’!”7日一天,暴雨下的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十里湖村和黄冈师范学院家属楼等地,消防官兵的水陆两栖车和橡皮艇往来穿梭,或在直道上开足马力,或在村里迂回前行,先后将40余名被洪水和内涝“围困”的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6月8日入梅以来,湖北出现7轮区域性强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雨日达22天。暴雨几乎覆盖全省,特别是鄂西南、鄂东北等地反复遭受暴雨袭击。据湖北省气象局介绍,位于湖北的国家气象观测站中共出现203个暴雨站次,暴雨站次比常年同期偏多67个站次。受此影响,全省江河湖库水位上涨,多地出现内涝、滑坡,情况危急。
截至7日9时,洪涝灾害造成湖北607.5万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6.79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81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653.64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9.68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2096间,严重损坏3777间,一般损坏1.18万间。
妥善安置为群众撑起“安全伞”
“这里包吃包住,不操心!”面对不断上涨的长江水位,家住江心小岛天兴洲的方么荣老人被紧急转移至武昌区街道口小学东方雅园分校的集中安置点。她告诉记者,安置点免费发放水桶、碗筷、衣架、床单、被子、牙膏等生活用品,伙食也由学校食堂免费提供,大家只用安心等水退后回家。
据洪山区天兴乡党委副书记王帅介绍,全乡已转移安置400多人,目前共有84人居住在街道口小学东方雅园分校安置点。为满足大家的生活学习需要,乡里抽调专职医生在安置点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还辟出专门场所供学生开展线上学习。7日新到的4台电热水器正在安装调试中,预计当晚就能使用。
抗洪救灾,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通了!通了!”7日清晨5时,经过500多人昼夜奋战,黄冈市浠水县白洋河水库第二溢洪道顺利挖通,并开始泄洪,水库大坝脱坡区域逐步趋于稳定。6日12时左右,白洋河水库大坝突发大面积散浸和左坝肩脱坡险情,涉险面积约1000平方米,严重威胁大坝安全。
一场上下动员、各方协力的抢险迅速拉开。当地在组织500多名干部群众和近20台施工车辆排除险情同时,由市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普通党员带群众,连夜转移安置群众。到7日5时,纳入转移范围的3个乡镇、22个村、28858名群众已全部转移,所有安置点均做到了有安全居住地点、有热饭吃、有干净水喝。
为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灾,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已向宜昌、黄冈等地调拨600顶帐篷和2.15万件(床)省级救灾衣被,省财政厅下拨5000万元省级防汛救灾应急资金。
防灾排险危难时刻显担当
7日11时,村民被转移后的天兴洲略显冷清。汹涌的江水已逼近天兴洲大堤顶部,放眼望去,垸内低洼处部分被淹。
在大堤16号防汛哨棚附近,巡查人员方骏、钱国超、甘近科等人正各持一把铁锹,并排沿着内堤巡查有无管涌和散浸。堤坝上,杂草丛生、蚊虫肆虐,还有蛇出没,几位防汛队员不得不穿得严严实实。
“雨越大、水位越高,查得就要越勤。”钱国超告诉记者,每个防汛哨棚内配有6人24小时值守,“基本上每一班下来要走1.5万步以上。”
艰险危难时刻是对执行力最大的考验。截至7日8时,湖北省超设防水位以上堤防长度2602.166公里,超警戒水位以上堤防长度1575.871公里,超保证水位以上堤防长度186.7公里。除堤防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外,全省上堤防守的干部、群众达44750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377人。
坚守岗位的党员干部,挺在前方,为人民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线”。(记者侯文坤、徐海波、廖君、梁建强、王自宸、谭元斌、田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