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9人追踪北京哭诉女子轨迹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朱彩云
7月2日,北京石景山万达广场购物一名年轻女子哭诉自己核酸检测阳性的视频引发民众关注。差不多只用了24小时,北京流调人员就将这名后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近1个月来的轨迹全部整理出来。
因为24岁的女患者行程较多,北京市海淀区疾控中心调整了常规的流调人员标配,“增派至29人参与这起病例的流调”。
在流调人员接力、跨区流调同行协助追查后,截至7月3日14时,距离该女子被转运至医院差不多24小时后,疾控人员共追查到她的204名密切接触者,均已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流调组工作人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目前该患者的感染源还未最终确定,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还会增加,有关数据和信息仍在不断更新中。
29人分5组“还原”患者1个月内轨迹
北京海淀区疾控中心流调组郭黎7月3日晚接班的时候,她的同事已熬过通宵,对7月2日确诊的24岁患者流调采样了近一天一夜。这天(3日)零点,流调组同事已核定出密切接触者204人。
这名居住在北京海淀区田村路街道的无症状女患者,6月14日曾到新发地市场短暂停留。6月15日核酸检测阴性,6月16日凌晨因先兆性流产,转运至丰台妇幼保健院,当日诊疗后由转车接到驻地居家隔离。
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因为保胎需求,先后到石景山妇幼保健院、朝阳医院西院区等就诊,期间多次进行核酸检测。最终在7月2日到石景山万达广场购物,先后进入木北造型理发店、某女装店、内衣店、味千拉面餐厅就餐,当天12时接到中日友好医院电话通知,其核酸检测为阳性。
“和之前流调过病例相比,这名患者的活动轨迹相对较多,耗时也更长。”7月2日下午一接到流调通知,随时待命的海淀流调组成员开始对该患者的行程进行追查,活动史范围从6月5日返京直至7月2日确诊。
为了更快更精准地锁定密接者,当天休息的流调队人员也前来支援,“海淀区疾控中心流调组由3个流调队轮流当班,一班十七八个人,但对这个病例的流调,我们出动了29人”。海淀区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科科长蔡伟将29人分为5组,分别前往患者所在医院、患者居住地、家人住地、患者进出地铁站等,同时进行流调和追查工作。
“要努力让患者想起所有能回忆起来的活动史”
“要回忆近1个月的活动轨迹并不容易。”第一天的现场流调中,支付记录、出行订单等均成为流调人员的辅助证据。
“只能慢慢启发”。7月2日当晚11点半,对该患者的问询工作基本结束,流调报告大致成型,29人又集合至患者所住小区,对所住楼栋的160余户居民进行连夜采样调查,到7月3日凌晨3时,共进行人员采样139次,外环境采样68件,并对患者家内及楼道进行全面消杀。
流调接力仍在继续。到7月3日晚拿到该患者的流调报告后,郭黎和同事要做的是继续补充流调,以完善缺失的时间段或是遗漏的行程细节。
“一些信息在患者看来并不重要,所以不会提及,这可以理解,但对我们来说,要努力让患者想起所有能回忆起来的活动史”,郭黎记得,该患者一开始没有提及有关房山的活动轨迹,后来通过大数据锁定加以核实,最终核实出了“能想到的所有轨迹”。
流调跨区接力,一帧一帧查找密切接触者
和这次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中不少病例的流调过程相似,这名24岁患者的流调过程也经历了跨区接力。
“丰台区、石景山区、朝阳区等区疾控中心的流调同行及时协助我们,对患者在该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查。”郭黎说,因为该患者是孕妇,有合理的就诊需求,针对其去到的不同医院,流调同行们前往调取视频监控,一帧一帧查找密切接触者。
截至7月3日14时,追查到的204名密切接触者已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其他人员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对于该名患者的感染源,海淀疾控流调组工作人员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目前还未最终确定,“因为患者6月14日去新发地市场时,该市场已经封锁,而且她去过隔离点,也去过医疗机构,如果没有做好有效防护,也不排除在这些地方有暴露感染的风险”。
相比于年初疫情,这次北京疫情中病例的“活动轨迹更多”,流调工作量更大、难度更高。
“之前因为居家隔离等措施,大家很少出门,密切接触者相对更少,但这次好像病例就在身边,出现了不能轻易确定感染源、没有相关市场接触史的情况。”郭黎说,具体到流调工作而言,所有病例的流调步骤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流调人员一步一步追,只是有的患者行程更多、活动范围更广,因而耗时更长,“就这名患者而言,她受到的舆论关注更多,但对她的流调还是按部就班进行”。
这名患者起初因接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电话大哭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在7月2日转运至北京地坛医院后,继续接受郭黎和同事的电话流调。“数不清打了多少电话,她一直积极配合,情绪也逐渐稳定。”郭黎说。
据海淀流调组工作人员介绍,关于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可能还会增加,有关数据和信息仍在不断更新中。